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62|回复: 11

朱同炳先生回忆荆门建市初期二三事

[复制链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发表于 2016-10-18 17: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同炳先生回忆荆门建市初期二三事
                    李勋明                                                                  
     为了纪念荆门建省直辖市三十年,市政协文史委安排我采访荆门建市初期的老干部朱同炳先生,约了几次都被朱书记婉言谢绝,理由是他们经历的事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好以闲聊的方式,从他口中获得了一些片段史料。下面是他回忆的两件事,一是他参加陪江泽民总书记调研荆门“三农”的情况,二是关于恢复象山景区和修建象山大道的一些经过。
                        一、关于江泽民总书记调研荆门的情况
     二十一年前,江泽民总书记调研荆门时的大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四大后,中央把农业作为贯彻十四大精神的第一件大事来抓。为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1992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湖北就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粮棉收购政策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江总书记一行,由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省委副书记回良玉等陪同,具体行程的是从孝感、京山、钟祥、荆门到荆州,陪同江总书记一行的中央领导还有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国务委员陈俊生,还有商务部副部长兼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等。通知我们汇报要有乡镇党委书记。我作为市委书记,深感责任重大,立即分别征求了市委缪合林、何木生、温遂和等几个主要领导意见后,开了常委会讨论怎样向江总书记汇报问题。大家的意见是:既要说好的一面,也要把问题说出来,做到实事求是反映农村问题。按省里要求我的汇报要在25分钟说完。统一了意见后,我还连夜把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彭金泰、市委办胡道银、市农委张立杰、刘振奇同志找来商讨搞了个汇报材料。
      22日上午10点多,江总书记一行到达荆门宾馆,在三楼会议室听取汇报。我先发言,汇报了近半小时,中心意思是肯定了农村的发展,但是问题也很多,主要是农村老百姓负担重,农民增产不能增收,买粮难,粮价低,收购打白条等问题。缪合林市长做了简要的补充。接着团林镇书记李玉森补充发言,他用农村朴实的语言和顺口溜反映三农情况,总书记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的记笔记。当讲到:“乡镇干部雄赳赳,只管种田不管收;农民群众气昂昂,又骂爹来又骂娘”时,。江总书记问:“是你编的还是农民讲的”?李回答:“是农民讲的”。我们汇报超过了时间,江总书记最后没有多讲话,但很高兴。
     汇报会结束后,国务委员陈俊生,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加宝要我把发言的材料和口头讲的东西补充整理一下尽快给他们,陈俊生同志在材料上加了批语,很快传回北京,以《内部参考》印发给政治局委员阅。过了几天我们也收到了一份。
    随后,江总书记等领导下楼与参会人员和“四大家”领导在宾馆门前一起合影。中餐在宾馆四楼,把会议桌合并成为临时餐桌,实行分餐制,四菜一汤。江总书记对有一道菜很感兴趣,那道菜是玉环炒肉丝,问玉环是什么东西,一起进餐中,有个人开玩笑说,玉环就是那个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的“玉环”,大家都笑了,简便午餐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吃完午餐之后,江总书记在宾馆三楼一套间休息了近一个多小时,(当时江总书记的夫人王冶坪也一路陪同,但是没参加活动,我们安排市委副书记刘彬同志负责陪她)。下午三点左右,江总书记一行乘中巴士车去看团林粮库。从象山大道南行,我坐在总书记旁,车到虎牙关时,我给江总书记介绍,“这里是荆门的虎牙关”,江总书记问:“为什么叫虎牙关?”我说:“荆门是荆楚门户,古代这里是个战略要地,荆山山脉在这里两山对峙如门,象老虎口一样,所以叫虎牙关”。到了白石坡,我说“这地方叫掇刀石,也有个典故,三国时关公曾在这打过仗,现在都还有关公掇刀的一些古迹、”,他听后点了头。
     到了团林鸦铺粮站后,江总书记视察了粮食仓库,他边走边问,问得很仔细,粮站负责人孔德新关于粮食仓储的数量,粮食储存的时间,为什么农民卖粮难,都一一做了回答。在看到用薄膜封闭的小麦仓堆时,江用手摸着粮堆说:“这种储粮方法很好,可以防止鼠虫侵害”。在察看露天粮堆时用手比划着说“这种粮堆通风防潮,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江总书记在鸦铺粮站看了二、三十分钟,在临走时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农民用汗水换来的粮食管理好,储存好,确保粮食安全”。
     看完粮库离开团林鸦铺粮站,按原来的安排,江总书记在荆门境内的调研就算结束了,除了保卫人员和记者送到与荆州交界外,陪同的缪合林市长和我返回荆门。结果,江总书记在去荆州的路上又有一个事先末安排的插曲。下午四点多,江总书记经过五里镇南严店村时突然提出停车到路边的农户家去看看。江总书记先到靳邦民家,和他拉家常,问他家有几个人。靳邦民说共五个人,二个大人,三个小孩。问他小孩在干什么。靳说大儿子在荆门读大学,二儿子在屋里干农活。又问他家种了多少田。靳说种了10亩田。问他生活过的怎么样。靳说很好。总书记又转到隔壁刘克举家,刘克举是个瓦工,江总书记问他家里有几个人。刘说三个人,问他家里收入如何,农民负担重不重。刘说:“粮食不值钱,提留交得多,卖了粮结不到钱,打白条。江总书记说:“你反映的问题我们会很快研究解决”。
      我们听说江总书记到严店村后,第二天即23号我与缪合林同志专程到严店村去了解江总书记访问靳邦民,刘克举两家的具体情况。                              

                        二、关于修复象山文化和修建象山大道
      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在财政相关困难的情况下,从县级市的时候就开始千方百计地着手修复象山历史人文景点。1981年,在原惠泉遗址上建流清亭;1982年,修复观德亭、仰止亭。
     1983年,省辖荆门市成立,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象山建一座城市公园,由城建管园林建设的韩国华同志负责组建象山公园。当时的西宝山以及海会沟是炸石头的场子,我们做工作把他们清理出去,开始绿化象山。当时象山基本都是裸露的石头和荆棘,由于山上土少石头多,我们采用爆破挖坑栽树办法,从成立小市开始一直到大市,年年春天不停地在山上栽树,栽完了象山栽白龙山,使之得到全部绿化。
     那时候,象山东麓只有文明湖、陆夫子祠,山下有60多亩菜地,还没有公园。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要以“龙泉”命名建一个龙泉公园。龙泉公园前面是个酱油厂、居民区,没有路,也没有现在龙泉公园这样的大门。1983年下半年荆门撤县并市由省领导,当时的书记是张明春同志,我是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并分管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号召,开展全民义务劳动,清理文明湖淤泥,同时建成了湖心亭、九曲桥,恢复荆门清代“三台八景”之一“龙泉十亭”中的鸳鸯亭。随后又相继建成了岚光阁、老莱子山庄,维修了白云楼。龙泉公园修成后,又将唐安古寺从龙泉中学旁搬迁到白龙山,腾出来的地建了盆景园。文峰塔原在象山大道中间,龙泉公园大门前,是后来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后,才移到公园里面。
     为了让龙泉公园有个大门和中心城区向南扩展,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决心,拆迁了270户居民房屋,搬迁酱油厂。老百姓当时很支持,拆迁房每平方补助不到一百元,使象山大道得到往南延伸,公园有了大门。
       荆门建县级市是1979年下半年,正式挂牌是1980年1月,与荆门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的还有鄂州、随州和老河口。当时的省委书记是陈丕显同志,从上海来的,他非常重视城市发展。初建市的市委、市政府一班人,体会到身上的的担子很重,认识到作为城市应首先抓工业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带动其它建设。但城市建设也非常重要,是一个地方的面貌,要让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住的下。所以,我们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注意抓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就拿城市道路来说,在建市初期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搞了一个大的框架。道路的命名,把贯穿南北的叫大道:象山大道、长宁大道、白云大道;东西向的叫路:象山一路、象山二路、象山三路。。。。。。金虾路原来不通,后来拉通了。长宁大道是开始只能到邮政局(现为电信公司),以后才向北延伸;白云大道是利用207国道经过多次扩宽改造才形成的。保留了工商街、北门街、团结街这些老名字,并进行了升级改造。象山大道完全是新辟的,为了纪念陆九渊先生而命名。那时还是县级市,规划路宽60米,设四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全线土地一次办好征购手续,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向南北延伸完善。当时规划搞60米宽,还挨了领导的批评,说荆门就是十万人,搞这么宽路谁来走。因为当时还是改革开放的起步价段,领导的批评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现在看来,60米宽的象山大道还是窄了,说明城市规划要着眼长远。现在向南扩展的新城区的道路比我们过去修的好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初舒成龙治州的成功之道(一)
李勋明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荆门历代名宦中,清初知州舒成龙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在荆门治州十二年,重民生,兴文化,“建衙署,新学校,立三仓,创二闸,四起堤工,两觐京师”。 为荆门做了不少好事,他留给荆门人的文化遗产无人可及。其实,舒成龙在荆门做的很多事都是围绕一个“名”字。当官求名是好事,因为求名的官必出政绩。下面让我们根据史料从“名”的角度来评说舒成龙,不仅不会影响他的光辉形象,反而让我们更加了解舒成龙,并从中受到启迪。
做官想留名的人大都重视文化。乾隆八年,舒成龙到荆门上任,时年已四十三岁,其先,他二十二岁便入京都任事,得到怡亲王的赏识,三十四岁被拔任湖北谷城、竹山等地知县。十年的京都磨剑,十年的基层县吏煅炼,使舒成龙羽翼已丰,踌躇满志。他决定把荆门作为发挥他人生价值的重点。下车伊始,就找下属索看州志,结果“泯然无片纸”,遂感叹曰“志者,在官者不可无之书也”。立即开始组织专班编撰《荆门州志》,他明白编州志既传承了历史亦可方便为自己留名,何乐不为之。
一个官员想干事,少不了财力支撑。舒成龙赴任荆门的第二年,就做了一件一般人想不到而生财有道的事。乾隆九年甲子(公元1744年),柳家州柳之厚等八户农民田里长出了奇异的二十余茎双穗麦,后二日,马良七宝山农民雷圣至家里的牛产下一只麒麟,生存三日,观者如睹。舒成龙大喜,认为这是“本朝圣圣相承,百昌效顺,而嘉禾瑞麦以出”,他要借这两件祥瑞异事做文章了,他立即授意州将邹世权等制书向省巡抚大人报喜,并函告天子,又亲自作《瑞麦记》《产麟记》大颂皇恩浩荡。估计他“两觐京师”时,也一定将《瑞麦记》《产麟记》呈报乾隆皇帝,恭颂圣明,当然必得皇帝赏赐,加上他在京都的人脉关系,两次“卓卓进京”必争取了不少银两回来。查舒成龙当年在荆门前后捐俸金额记录数额高达近两万金,可见,没有京都的支持,光靠在荆门的灰色收入是不可能的。至于当时柳家州农田是否生双穗,马良乡是否牛产麒麟,反正穗已落,麟已死,不会有人去鉴别真伪了,舒成龙却借此小题大做,发了财,升了官!
荆门象山东麓泉流涌注,风景如画,人文底蕴丰富,乃荆门城市文化根基所在。舒成龙知识渊博,又善懂风水学,他的姓名中有一个“龙”字,他认为自己也是一条龙,然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只有皇帝才能称龙,他要称龙也只能喻其意,并且要做的让人无话可说,否则是要杀头的。现在,他要借象山东麓这块风水宝地围绕“龙”字造景,让自己这条“龙”与象山一道升华。
他的第一步棋:修来龙桥。首先倡导在西成门外通往象山的竹皮河上建一座桥,理由是为了连通州城地脉,其意义非同一般,悠关一城兴衰,岂能不做,按他的话说是“无西桥则无州治也”,桥修好后他命名曰“来龙桥”,这是他第一次巧妙的用上了“龙”字。
他的第二步棋:造龙泉。在修来龙桥采石时,他编了一个神话,说梦中遇见了蒙、惠二泉泉神,泉神指示他于两泉间取石。于是舒成龙便派参军萧式汤到蒙、惠二泉间开采,未掘三尺,泉水上涌,得一石碣,上刻 “泓泉敷润有深功,石窦涓涓海眼通,岁稔时和霖雨足,风云长静白龙宫”,落款为“宋绍兴壬申仲冬荆门知军吕元题”,至于此石碣的真实性,大概只有参军萧式汤和舒成龙自己清楚了。舒成龙即取诗经“飞龙在天,或跃在渊”之意,借石碣诗“长静龙宫”之意,在蒙泉旁边大胆新造一泉,冠以“龙泉”,又在泉前建一亭曰“跃渊”,左右构景亭十余处,刻“龙泉十亭”,他这条潜龙如今要跃渊了,舒成龙第二次成功的用上了“龙”字。
他的第三步棋:筹巨资修“龙泉书院”。舒成龙自己先捐俸两千五百余金,续捐一千七百金。又发动绅士捐银三千四百两。在龙泉东北的旧书塾上兴建“龙泉书院”。内设三堂(洗心堂、方塘、东山草堂)、两馆(春华馆、秋实馆)、两斋(敬业斋、乐群斋)、两轩(寄畅轩、会心轩)。在书院东建“荆园”供文人墨客游赏,在书院西建“全忠祠”供来者瞻仰,在书院前修“得月台”以和阴阳。这样,舒成龙初步完成了在象山东麓以“龙”为中心的造景计划。
    他的第四步棋:包装以“龙”为中心的附属景观。首先维修与“龙”字沾边的白龙观,题“白龙观”,建“霖苍甘雨亭”, 于白龙滩石壁上题“白龙神潭”。于东宝山上修青龙观。当然,为了拔高“龙泉”,老莱子和陆九渊这两位荆门文化先哲牌是必打的。他先疏“顺泉”、构孝隐亭,书“老莱山庄”,立“老莱子之位”碑,把老莱子在荆门的圣迹创新了一个台阶。结着维修陆夫子祠,重塑陆九渊像,把陆九渊高祖以下四代立牌位供奉,春秋祭祀。将陆夫之祠后面的文昌楼移至南门上,另选择陆夫之祠后半山造一台,说是陆九渊教化民众讲经处,并题 “讲经台”和“敛福锡民”,又在讲经台旁构一亭,特请安陆府知府张世芳大人来命名,张世芳看舒成龙造假好笑,碍于面子,这位大人也很知趣,只好写了篇《仰止亭跋》说“问其台,墟也”,以表示他不敢苟同舒成龙造假,接着以半教训的口气说“象山先生在荆门,士之师,亦吏之师也,当与君共勉之!”取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命该亭为“仰止”。文中特意加了一句夸“舒君贤牧也”,舒成龙虽如哽在喉,亦倍感满足也。
    他的笫五步棋:在凤凰台上建衙暑,寓龙舒翼。根据州人李之湘《建荆门州暑记》所述,建成后的荆门州暑大小房屋计百余间,富丽堂皇,舒成龙一一题名,特别在署馆主楼上大书“舒翼楼”三字匾额悬之。明曰 “楼峙其上,如凤之舒翼也”,倒不说舒成龙这条龙要如凤舒翼也!这是舒成龙在象山造“龙”后把自己的“舒”字又巧妙的挂在了凤凰台的州署上。因该楼建在古凤凰台台基上,堂而皇之称“舒翼”,谁有理由指责他做的不对,舒成龙真是聪明啊!
     他的第六棋:凡文物古迹必修。舒成龙在荆十二年,修复古迹庙宇百余处,主要有学宫、文庙、升天塔、城隍庙、四坛、文昌祠、上泉寺、仙居寺、掇刀关帝庙,汉上书院、内方书院、新城城隍庙、白鹤寺、内方山云雾观等。这些文化古迹基本都留有舒成龙的题刻,或被下属撰文收录于州志。今天当我们翻阅《荆门州志》,其中约有十分之一篇幅均为替舒成龙树碑立传的文字。
     历史是后人评价的。舒成龙当年在象山东麓围绕“龙”字造文化,可以说是费尽心机,他成功了,他得到了名也留下了名。同时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如今 “龙泉”响誉华夏,几百年来,龙泉书院文风丕振,人才辈出。由于他的建树,使荆门升为省直隶州,辖当阳、远安二县,创造了荆门自陆九渊筑城后的笫一次中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初舒成龙治州的成功之道(二)
李勋明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初荆门知州舒成龙在象山东麓造“龙”可谓是不惜代价,仅修龙泉书院他就捐了四千二百余金,占书院总造价六千余金的三分之二,从留名的角度看是值得的。事实证明舒成龙在荆门为官十二年,“建衙署,新学校,立三仓,创二闸,四起堤工,两觐京师”,扎扎实实做了几百件政绩,今人能看得见摸的着的,除了他所编的《荆门州志》,大概就是象山东麓的造“龙”工程了。“来龙桥”“龙泉”“龙泉书院”让他永载史册。
    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于舒成龙治理荆门州政绩卓著,朝廷升任他为广西平乐府同知。乡绅们联名禀呈,请求留任,主要理由是《荆门州志》编纂未果,这其中定有舒成龙给乡绅们的暗示,因为他要把几件为自己重点留名的事做完,而且要做得漂漂亮亮。吏部内阁只好同意舒成龙仅在吏部挂同知官衔,继续留在荆门治事。到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吏部又升任他为湖南衡州知府。离开前的最后两年,舒成龙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疏浚竹皮河、金虾河,又在南薰门一带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学宫孔庙维修工程,并一一题刻。特别给自己重点留名的龙泉エ程又增题了近二十多处石刻,还亲自写了一篇《建龙泉书院碑记》,详细叙述了他修龙泉书院筹款的经过,接着又授意心腹萧式汤写《为勒石以彰善行碑》再勒石。门生黄凤呜、张向达等六十二人也很能揣摸舒成龙的心事,联名特书《祖老夫子创建龙泉书院碑记》为之歌功颂德,并奉他为“祖老夫子”。一些马庇绅士这时候也联合起来为舒公在荆园内建了生祠。同年,耗费了他不少心血的《荆门州志》也得以出版。舒成龙这才心满意足,欣然写了一首《大道在川上》诗镶嵌在龙泉书院墙上,“仰天大笑离荆去”,到湖南衡州上任。
     关于舒成龙在荆园的生祠,因房屋狭小,舒成龙并不是很满意。他要选一块好地来为自己建祠,让荆门人像纪念陆九渊一样永远记住他。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舒成龙赴任衡州第二年,他回河北任丘老家为父守孝,路过荆门,寄宿龙泉书院,以三百金购买下来龙桥北的褚、王两姓房产,明助龙泉书院膏火,暗则示得意门生们把他的生祠从荆园搬到了那里。乾隆四十五年舒成龙侄儿守西安,特别寄银五十两来再次助修舒成龙生祠,于褚、王两姓房屋田地上,即今城建幼儿园一带增建正房三间,头门一屋,围墙数十丈,舒成龙生祠得初具规格。然而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清庭下文禁止为当世官员建生祠,州府不得不把舒成龙生祠改为龙神祠,仍供舒公像于祠中,后又改为舒公书院。民国动荡,舒公书院在战乱中随之消失。这个结果,恐怕是舒成龙生前未想到的。话说回来,公证的看舒公对荆门的贡献,即使今天我们为舒公建祠也并不为过!
     舒成龙在荆门大兴文化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民生工程,下面归纳他在民生方面做的几件主要实事,便足以证明他是政绩古迹一起抓:
     一、兴修水利,四起堤工。治理沙洋至潜江交界的堤防,维修朱家湾、郑家潭、仙人堤。于江家湾,廖家凹修月堤一道。于欧家土地、李家湾等处建防洪石矶十座。在关庙前欧家土地处建长80余丈石护岸。在沙洋北修复两座排水闸,保障“湖地粮田八万余亩”。初步解决了荆门“东南财赋地”的洪涝灾害。并申报豁免郑家潭冲农民税银三百一十九两,公粮一百五十六担。州同知江允楠《小江湖纪略》,州人何梯《修复仙人古堤并白鹤寺碑记》、姚湘《重建小江湖暨姚金口月堤碑记》、陈鉴《壑免郑家潭冲沙田粮碑记》有记。
     二、稳定社会,安抚民心。改革田赋政令,废除里书制度,偏印通俗易懂的各类农产品缴费项目手册,避免农民上当受骗和被勒索。设立约长制,规定每乡设正副约长,制定乡规民约,“命之与父言慈,与子言孝,与兄弟言友恭”,褒扬好人好事,打击乡霸刁民,使社会风气和习俗渐有好转。州人刘天质《州守舒公设立约长制》、蔚钟颖《除里书序》、魏光辉《舒公劝民凿堰葛桕记》有记。
     三、建仓诸,方便粮食集散。舒成龙于仙居口,州城,石桥驿,团林铺,四方铺,建阳驿,后港扩大仓储,在州丰仓旁建有常平仓,在各乡建了8座社仓,免除了农民交公粮运至沙洋往返百里之苦,又利于就近囤积粮食。荆门州平仓是在舒成龙在任时才正式开建的,颇得民心。州人许英《州平仓碑记》,王琪《复建后港仓碑记》有记。
     总结舒成龙做官求名的成功之道,离不开他从小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据相关史料记载,舒氏家族是河北任丘八大家庭之一,也是典型的科举家族。舒成龙五岁就开始随其父学《论语》,树立了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人生观,二十二岁时便入京城任事,得到怡亲王看重。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朝廷考派职官,授予舒成龙州同职衔,先在户部营田司效力,结着又分到兵部车驾司学习三年。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舒成龙三十四岁时,被拔任湖北谷城、竹山、房县、郧县、黄冈知县。乾隆八年 (公元1743年)正式补上荆门知州的空缺,官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五品。舒成龙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能担任知县一职,与怡亲王允祥的“保举”是分不开的。所以舒成龙由于有京都的政治背景和十一年的从政经验才使他在荆门大展抱负。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从《荆门州志》上一些为舒成龙歌功颂德的一些拍马文字,可见舒成龙做官善于用人,也善于笼络人心,培置亲信,他把一大批精英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帮助谋政谋事,而且做的都很出色,如参军萧式汤、参将邹世权、学正刘名建、州同知江允楠、诸生张东林、宁绍殷、李之湘等都是他的得力干将,为了留名,自己不好意思说的就让这些人帮助说,舒成龙在荆门做官求名达到了登峰造极,当然这也是他自身非凡才识的展示。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最后引舒公《大道在川上》几句诗作为本文结尾:
     前贤芳躅在,留得古亭台。及此追先哲,何难继后来。
     雄飞应直上,壮志莫轻灰。闻说麒麟阁,诸公尽异才。
     是的,大道在川上,谁都在走,几人能雄飞,几人能直上?在荆门历史上一百三十多位州官中,舒成龙可以自豪的说他雄飞了,而且飞的很潇洒!他得到了名也留下了名,让荆门人永远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掇刀开发区不能忘记刘仁雄先生

发表于 2008-1-21

           生活在荆门本土5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记得;荆门城南过去是一片白石遍野,草木不生之地。然而,十年前刘仁雄先生走马上任掇刀开发区主任,是他带领一班人艰苦奋斗,敢于闯红灯,四处游说,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以建设汉正街为突破口,滚雪球发展,为掇刀新城今天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应该说掇刀开发区今天的兴旺,与刘仁雄当初大刀阔斧的决策密不可分。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有胆识的人才。
         “自古良臣多磨难”,刘仁雄先生最后因焦老爷子犯事牵连,中途下野,也使他壮志未酬,我们为之惋惜。然而祸兮福所倚,人生善终也是福。
          我与刘仁雄先生没有交往,我佩服他干事业的行政才能,在当前市委提出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时侯,我们不勉想起刘仁雄这个十年前的思想解放者……。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不苛求每一个人都是完人。回顾历史,我们敬重刘仁雄先生当初创开发区的胆略。历史不会忘记对荆门有贡献的人,百姓心中有杆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荆门之殇

       说实话,我读了一辈子书,从没有为书中的故事流泪,而赵富林先生的《我在荆门与群众共度荒年》让我数度流泪,当然,这流泪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总感觉心里堵的慌!全民上漳河,大办钢铁 ,吃野菜,啃树皮,文革,人民公社……,我儿童时目睹过,年青时经历过……。
    《我在荆门与群众共度荒年》,记录了荆门不可或缺的一段真实历史。  
    《我在荆门与群众共度荒年》,值得党政干部们认真一读,从中受警示,知道务实行政是多么重要,清廉自律多么重要。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我在荆门与群众共度荒年》,也值得我们小民一读,它可以让我们了解本土历史,认识前辈们的艰辛,看淡财富,看淡人生。
    1960年荆门沈集公社发生饿死人事件, 省委于5月初派省委副秘书长兼武大教授的梅白到荆门任县委书记,并从省里和襄樊、荆州、黄岗等地调来大批干部进驻荆门。由于梅白当省委副秘书长曾经和毛泽东有过一些接触,毛很欣赏梅白的才华,所以梅白到荆门仼县委书记时,毛泽东要他到荆门上任后第一要读荆门州志,毛泽东对梅白说:“领导者要尊重历史,不懂历史的人,就不能理解现实。你当县委书记,至少先要知道荆门县志”。
     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叔叔谈县委书记梅白有水平,讲话有风趣,有时讲着讲着钻到桌子下面去了。所以,“梅白”这个名字从小在我心中就留下了深刻印象。赵富林先生的《我在荆门与群众共度荒年》一书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梅才子,也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古代 “文谏死,武战死”的仕大夫风骨。
     梅白来荆门,是荆门历史上少有的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他敢于为民请愿,向省委痛陈荆门受灾实情,调拨几百万斤粮食返销荆门,使数十万荆门人民的饥荒得到缓解。
     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任重曾向梅白透露,毛主席很看重他的才干,了解过他诸多情况,有调至其身边工作的可能。适值春荒时节,荆门农村饿孚遍野。梅白坚持留在荆门,又针对荆门农村实际情况,向省委和中央建议:分田到户。这期间,全国有两个成功的农村试点,一个是王光美的“桃园试点”,一个就是梅白的“荆门试点”。然而,在当时人民公社和三面红旗运动正搞的如火如荼之时,此建议无异于洪水猛兽,触碰了当时的政治高压线。湖北省委立即决定:开除梅白党籍,解除公职,送浠水县劳动改造。梅白从此便身陷囹圄。1968年,梅白又以“黑笔杆子”的罪名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长达八年。终于于1976年出狱,此时梅白虽然才54岁,已半身不遂,疾病缠身!十多年向人生最美好时光,怎么可能全部补回呢!无情的政治运动摧残了这位天才。
    荆门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民请命饱受磨难的老县委书记,荆门县委向湖北省委建议,尽快为梅白落实政策。坐在轮椅上的梅白,这个刚强的战士,闻听此讯,老泪纵横。曾自撰一联概括他人生的坎坷磨难:
                等闲八载囹圄,遮莫四年流放,掸掉劫灰,残病犹堪绝大漠
                讵憎六旬坎坷,庸慊九死惊魂,重燃蜡炬,能源尚可铸长篇
     梅白为荆门灾荒;错失了可能给毛泽东当秘书的机会。梅白为农民讲真话;使他的政治生涯从荆门走向终点!我们愧对这位好书记!我们为之惋惜!荆门人民会永远记住这位好书记!
     但愿这样的天灾人祸不再在我们的子孙后代身上重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再不重视沙洋 必“老”无所依
闲话荆门城市发展(第31评)
        最近在荆楚网“中部崛起”上看到沙洋同胞在《沙洋强烈要求加入潜江》一帖,不勉感慨。
        从历史上看,沙洋始终是荆门的财赋之地,历代州官无不重视沙洋,财政无不倾斜沙洋,查查荆门州志一目了然。昔日经沙洋的汉宜公路是荆门通向省城的主干道。昔日的沙洋码头是荆门对外的贸易集散地。
        可以说没有沙洋,就没有荆门。
       七十年代后,荆门发了,却忘记了沙洋这个儿子,码头规划移建它处,水陆交通绕开沙洋,长荆铁路绕开沙洋,武荆高速绕开沙洋………。  
       可笑的是这一次武汉到荆门的城际铁路规划,从天门经沙洋到荆门明明是一条直线,却又绕开沙洋,走京山一-钟祥,相关方美其名曰:“选择走京山、钟祥,带动力更大”。估计这一举措,让沙洋有识之士心寒到了极点。才喊出宁可去跟穷朋友潜江小市,也不愿再跟堂堂荆门大市了,难道不值得荆门老子们反思一下自己是怎样对待沙洋的吗?
       客观上讲,沙洋的历史人文,地理条件,水利条件,区位优势,经济条件,都不比周边某些县市差,沙洋却成了弃儿!
       钟祥和京山迟早是要划出荆门的,他们永远会说:“荆门依靠我们才发展的”。沙洋却是荆门永远离不开的经济支点,今后仍然是荆门唯一可靠的“儿子”。
         古语云:“不看朋友对自己,只看朋友对别人”。手拍胸膛想一想,大荆门成立后,决策层把沙洋放在什么位置,有不少沙洋出生的干部现在都在政府身居要职,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外来干部不熟悉荆门历史,昏昏,难道你们这些土生土长的父母官也昏昏?
        荆门再不重视沙洋这个“儿子”,必老无所依。
        无独有偶,昨天又看到一篇《建议撤销荆门市,团结江汉平原》的帖子,这个帖子虽然是个口水帖,也非大荆门人所写,别人为何敢如此藐视荆门,值得荆门高层思考。荆门近10年在三个观念误区下,城市五区分荆,弃水立城,偏离良性发展轨道,造农谷和搬迁首脑机关又严重消耗了城市实力和竞争力。荆门失去区域中心城市是迟早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能到漳河游泳”之说不符合自然之道

发表于2014-1-11 17:45:45

       在今年的市人大、市政协两会上有人提出“人不能到漳河游泳”之说,而且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也跟着报导炒作,个人认为此说不合自然之道。
      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明白,水有自净能力,几千年来,农民饮用自家屋场人畜流到门前的堰塘水,(牛在里面悃水,鸭鹅在里面拉撒,有的屋前堰塘脏的几乎发绿),我们祖祖辈辈吃这样的水,却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当今化肥农药以及工厂排污才是对水质的真正污染。漳河库容20亿立方,即使有几千人同时下漳河游泳也仅是沧海一粟吧。
      荆门城市发展这些年为什么逐步落后周边城市?
      荆门城市发展这些年为什么弃水立城?
      荆门城市版块功能规划为什么不能正确划分?
       荆门城市为什么二十年来没修一处文物?
       荆门老城区这些年为什么交通枢纽拉不通?
      为什么某些外地官员在荆门为所欲为?
      我在十二年前就撰文说过,荆门人在三个观念误区中走不出来,荆门就不会良性发展,其中笫一条就是保护漳河观念误区。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城市不是依水发展的……
       漳河是荆门的母亲河,保护漳河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我们不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漳河,把保护漳河的观念扩大化,甚至用保护漳河来约束城市发展,那就是观念误区。
       让我们回头看这些年我们保护漳河做了些什么:
       一、保护漳河舆论造势空前绝后,洗脑工作如火如荼。会议多多,文件垒垒,媒体宣传一边倒,舆论造势空前绝后,使每一个荆门人闻“漳河”便神经紧张,谁敢提开发利用,必共讨之,共伐之,共诛之。如今盲目充当保护漳河的英雄大有人在,其狂热之情比昔日文化革命中高喊“万岁”者有过之而不及。然而大部分人根本不了解漳河,皆人云亦云!
         漳河为蓄水22亿立方米的大型人工湖,有很强的自净力,采取灭绝人迹的方法保护漳河不符合自然规律,亦违背科学。有水不依是愚昧。
       二、保护漳河行动微乎其微,仅做了点堵屁眼的工作。
       这些年保护漳河的实际行动仅控制了漳河镇以北10公里范围内的房屋建设,关闭了东宝区部分小媒矿。而上游当阳、远安、南漳等县市并没有因为荆门人高喊“保护漳河”而停止发展和减少污染。可以说荆门人保护漳河仅在漳河镇至仙女山一带做了点堵屁眼的工作,假里马里折了几个农庄,划了个所谓三圈,政府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带头在取水口建国宾馆……。
        请看中国第八大水库现在发挥的功能:
       漳河水库始建于1958年,举全省之力,10万人奋战7年建成,流域面积2980平方公里,淹没林田约200余平方公里,蓄水22亿立方米,原功能为农田灌溉,主要灌溉面积位于荆门境内。但是,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认为用漳河水费贵,不划算,不是特别干旱年,他们宁可打井取水,也不愿用漳河水。目前漳河主要功能仅供应荆门城市人居与工业用水,再就是两个大坝下的电站发电用水。而每年所收水费和发电远不能保证人工工资和工程维修,靠国家财政补贴1000万以上才能维持运转,那么将来省里一旦把漳河下放给荆门管辖,漳河将成为荆门自农谷、大柴湖后的又一个巨大财政负担。
       水资源闲置,亦是林田浪费:
       如果漳河这笔宠大的水资源长期仅供应荆门城市用水,也许有一天当阳人会提出质疑,认为是资源浪费,要求退库还林,堵截连接东西库之间的明槽(东库和西库之间连接水道),放掉西库蓄水,只保留明槽以东库容,以恢复下游自然与船运,那么荆门堪忧。说到这里,荆门城郊还有一笔近在迟尺的水资源浪费。分布在掇刀至漳河一线的烂泥冲、车桥、乌盆冲、杨家冲、凤凰五座中小型水库蓄水近10000万立方米,自修建后均为闲库,没有发挥任何效益,令人痛心。目前,这五座水库年蓄水足够供荆门城市用水。
       荆门有了漳河,才如虎添翼,不善利用是傻瓜!过去,在谈漳河色变和首脑机关南迁这两项观念误区下,使凤凰花苑这样一些大的政府投入选在了不该选址的地方,导致贱卖……。同样城市运动公园也选在了不该选址的地方,不仅挤占了开发区的有限土地,也影响了该公园将来的后续利用……!城西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是城北、城东、城南都无法超越的,因此人居向漳河方向靠近,“靠山得势,依水生财”,只要不是弱智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可以预见,靠搬迁首脑机关刺激南城发展和谈漳河色变这两个观念误区今后会严重制约城市良性发展,也会迫使政府许多决策偏向,而且这两个观念误区带来的后遗症也会越来越突出。相信10年后回头看,很多人会认可老朽今天的言论正确性,可惜到那时代价太大了!因为我们只能在重复折腾中被周边城市甩的更远!
       漳河是悬在荆门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只有了解了漳河,认识了漳河,合理用好漳河才是真正保护漳河! 更不能让漳河反制城市发展!     
       真正保护漳河者是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蛇年闲侃荆门建市三十年,寄语新一届政府
(2013年新春帖)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水蛇腾舞,万物复苏,蛇在十二地支中是阴性最重的动物,中国历史上很多大事都发生在龙蛇交替之年。
      今年,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局之年。其政治走向,令国人关注。
      今年,是荆门新一届市委书记、市长闪亮登场之年,其决策动向,令市民期盼!
        今年,是荆门建市三十周年,江汉地区连续三年干旱,荆门城市40公里范围内年降雨量尤少。这在荆门历史上几乎没有,天灾乎,人祸乎?主政者的更替也许带来转机,历史常常都是这样,我们祝愿蛇年风调雨顺。
      三十年前,荆门因铁路、公路交通网的快速发展优势以及炼油厂、葛州坝水泥厂等大型国企在荆落户,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快速增长,一跃升为省直辖市,辖钟祥、京山等县市,迎来荆门自清初舒成龙治州后的第二次中兴,这虽然是一次历史机遇,但是与当时的主政者务实行政有很大关系。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回顾荆门建市以来历届主政者;他们为荆门做过好事,也并非没做坏事。有的人倒霉了,荆门人仍在念记他们。有的人退下来后留在荆门发挥余热,受到荆门人尊敬。有的人通过荆门升了官发了财,也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带到荆门发财,月黑嫖娼,凤高睹博,培置死党,中饱私囊,给荆门种下不少苦果,一走了之!荆门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们感谢朱同炳、缪合林在荆门笫二次中兴中所做的伟大贡献,特别是在维护城市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倘若没有他们修盆景园、陆夫子祠、名宦祠、龙泉十亭、岚光阁、老莱山庄、博物馆、白云观等,今天荆门城市已无景点可游,无历史文物可看!
      荆门城市二十年来没修一处让后人当文物保护的建筑,谁之过?
      张明春主政期间为荆门输入了不少天沔人,尽管荆门人开始很不适应,最后还是共存相融了。
        焦俊贤搬迁荆州水泥厂,支持磷化、炼厂、热电厂、碑酒厂扩建等,功不可磨。他重用敢想敢干的刘仁雄去开拓汉正街,为南城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许瞎整” 在荆门强行改制,培养了一些巨富,虽然苦了一些职工,但“许瞎整”这个的名字至今在荆门街谈巷议中还津津乐道,老百姓心中有杆称。
       郑少三微服亲民可敬可佩。
         袁良宽搞“兴工富市”,奠定了城东工业物流区、城南经济开发区、城中商业行政区三大版块雏形,由于他在人际关系上往往不“够意思”,导致他走后一片骂声。他违背时宜,想出污泥而不染,名利未济。
       傅德辉治荆雄心勃勃,城市三大功能版块在他任内得到提升,荆门人的三个观念误区也有所突破,城市终于西进,倘若他继续留任五年,也许能做的更好。
       王玲深情道别荆门高就,她任内树立的“中国农谷”这面赫赫大旗能为荆门带来多大发展前景,是祸是福,有待历史检验。
       三十年来每一届领导都有响亮的施政口号。但愿“幸福荆门,实力荆门,文化荆门,生态荆门,”不再是空口号!
      草民以为,本届政府施政当重视以下几点:
        一、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坊间议论荆门不缺规划,不缺投资商,缺有效快捷的服务机制。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审批,敬了大神,敬小神,拿钱买气受,不少投资商对其繁杂的审批程序望而却步。这些年每来一位领导都要搞规划,其任内5年就有两年在搞规划。等到开始实施,就要调走了,重复规划,延误了发展机遇,也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希望组部门 少用250干部,
       二、合理利用本土长效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荆门地区的主要资源是农业、水利(河湖)、矿产(煤炭,磷矿,石膏等),这是本土赖以长久生存的根,目前,在利用水资源方面最差。特别是汉江、长湖、漳河三大水系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些年高喊保护漳河,政府却带头在城市取水口建宾馆,可谓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庞大的漳河不仅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益,在盲目保护的口号下还反制了城市发展!为了利用好城北矿产资源,从长远看,应规划在乐乡关-陈安村-汉水边建一座新城,充分发挥乐乡关水路,陆路优势。有识之官不防去考察一下,定有特别感悟。那里有二千多年建城史,(古若城),古人看中的地方必是好地。
      三、推进“三农”“四化”要因地之宜。建新农村只宜在平原和城镇周边推行,盲目跟风必付出代价,强行赶农民上楼,让农民离土,大折大建,毁灭几千年形成的自然村和自然户是犯罪。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必须告老还乡,他们回去后自然会带动一方发展,现在把官员留在城市,把农民赶进城,人口过于集中,导致一系列城市病。城市房屋二十年一拆建,使城市历史断代,劳命伤财,也使很多平民为买房耗尽毕生心血,耕读传家的古训值行我们今天思考。保护经营好自然村,就是为后人留财富。
       农田改造也要因地之宜。种过田的人都知道,土质对庄稼的生长起决定因素,经过老祖宗们几百年种肥了的田地,盲目平整后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将瘦田种成肥田!
       四、提升荆门城市文化品位已刻不容缓:荆门有点宽裕的单位和个人,每年基本都要组织出去旅游,而来荆门旅游的人数远不如出去的人数,“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喊了若干年,谈匠多,搞匠少,由于缺少看点,外地客人来了,我们自己都觉得无处可去。一个城市吸引不来人气,第三产业必然不兴。一个忽视文化,又弃水立城的城市焉能长久。提升荆门城市文化品位唯一的出路在“三山一河”。从长远看,西外环规划还是从火焰冲水库穿过乌龟垭,凯龙北,走龙滩沟,前寨子,仙女山西,漳河镇,向南接荆宜高速为宜。
点评县市区:
         沙洋的后续发展可从汉水、长湖水资源、纪山人文遗存上寻找突破口。
         东宝区的后续发展宗旨:经营城区房地产和第三产业,开发西北自然人文资源,挖掘城北矿产资源,仍然是主打方向。东宝工业园弃水建园,前景不会很广阔。
        漳河新区定位:不应该是帮助市行政首脑机关和各相关单位抢地,也不是什么搞零工业,而是如何合理利用漳河水陆资源,如何利用城西象山---十八罗汉----圣境山的自然人文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引导城市逐步西移至漳河与长湖分水岭。漳河新区的定位准确与否,攸关荆门城市兴衰。这出戏唱不好,荆门城市衰退时间会提前,这不是危言耸听。仙女山东麓2平方公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要强行控制保护,留待后人去建设。
        掇刀区只能守住农业,在市区、高新区、漳河新区夹缝中获利。从兴隆场到团林的枯岗岭上做不出长久文章,如果能招来一个像炼油厂那样的大厂可选择在喜民园大道一线。
        高新区是爱出政绩者们的乐园,!
        中国农谷核心区屈家岭由于缺乏水域,不宜大规模开发,现在去五三农场化欠妥,屈家岭文化的根不能丢,若要中国农谷核心区人气经久不衰,本人谏言的《关于打造中国农谷标志的议案》值得采纳,其方案可以全商业化运作,倘得实施,必长发其祥。
         京山迟早会并入武汉城市圈,不评论。
         钟祥可永远拥汉水与皇陵自重,再借河西胡集一线的矿产资源和东北大洪山的自然资源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加上钟祥人的聪明,钟祥与荆门分与合,他们都会巧妙的利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预见,一旦房地产业崩溃,荆门失去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时间会来的更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静看待招商热,脚踏实地谋发展(老帖重读5)
原发表于 2008年-9月-10日
     在当前国际经济充满变数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加上人工等费用的高涨,最近不断看到沿海城市无数外资企业“以不正当手段”撤出中国。据说广东省深圳市的4千多家台资企业中,也有近千家已经撤出。在沿海城市外资企业纷纷撤走的情况下,可见内地招商引资会更加困难。
     几年来在全国一片招商热中,我市也耗费了不少财力人力。然而,笔者认为几十年来真正支撑荆门经济的主要产业仍然是葛州坝水泥厂、热电厂、炼油厂、金龙泉、京山轻机、洋丰、宝源等一批国有和地方企业,而新招来有发展潜力和长远效益的企业仍然不多。有的投机商被我们奉为上宾,却根本就没有经济实力,他们利用我们急于招商的心态,以及优惠政策和土地等资源融资大玩空手道,不仅挤占了我们的资源,又劳命伤财,或留下一些半拉子工程拖在那里,有的工程暂时看虽然有效益,政府面子上很阳光,数字上很辉煌,而实际后续效益不大,或者即生即灭,或纠纷不断,给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留下一些后遗症和抱袱,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反思。
     因此,我们必须冷静看待招商热,调整思路,脚踏实地谋发展,充分挖掘利用自己的自然文化资源,搞好基础设施,创造宜居环境,在引人气上作文章,把现有的新老企业盘活壮大就是最大的成果。
     招商的重点应放在像热电厂扩建这些国家立项项目上,那怕多花点钱也值得。不要是人是鬼都去礼贤招纳,要重点扶持有充分本土资源的企业,如洋丰、葛州坝水泥厂等长效产业。文化旅游业攸关吸引人气和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不能再喊空口号。
     老子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冷静对待招商热,筑好自己的城,守好自己的门,别人“高歌猛进”,我自闲庭信步,也许是好事。当然,招商也不能停,只是要慎重处之。不盲目,不跟风,不喜新厌旧,不重表轻本,不崇外弃内,“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燕处超然也。
     回顾历史,舒成龙治州兴文化、复古迹、重农桑、修水利的经验仍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和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2

帖子

5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7: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刘天忠部长赴汉

发表于 2010-10-31 16:05:44

      闻刘天忠部长调武汉工作,在祝福他的时候,很想为他写点什么,但不知该从什么地方说起。论功,有拍马之嫌,论过,有违礼之仪,还是回忆两件小事作为纪念。
      记得2007年春,也是刘先生刚调入荆门任宣传部长之初,市文联在屈家岭举行桃花笔会,我们一行人去参观屈家岭新石器遗址时,有人不小心踩了那棵古柏旁的几株油菜苗,刘先生看在眼里,待大家在前面走后,他随即掏出十元钱递给正站在油菜地边的那位老农表示赔偿和歉意。他的这一小小举动,让我感触颇深。
      乾隆版《荆门州志》是一部荆门历史大全,新中国成立后,荆门只有几套散落的复印本。为了抢救这部文化遗产,在一次闲聊中,我请求他能否帮助促成出版乾隆版《荆门州志》,他听了后表示支持,特意安排市档案局负责牵头点校《荆门州志》,使《荆门州志》在半年后得以面世。
      刘天忠部长出生于南漳,官至厅级,在荆门工作期间,感觉他那种山里人身上的耿直还没有丢。然而他是分管本市舆论宣传的主要负责人,职务迫使他必须恪尽职守。而我一介农夫的性格,在前几年打理荆门论坛期间,难以把握舆论与正统媒体同步,有时甚至还参与说点“闲话”。所处的思想层次不同,加之地位的悬殊,注定了我们之间不可能走的太近,也不能走近!
       岁月流逝,时间会淡忘一切。四年前刘先生在九龙谷山顶亲手培植的那颗小小翠柏如今已高达三米,我会认真哈护它,让它永远挺立在江汉屋脊上。
       象以虚成,问几多幻影浮烟,还向虚中求实,
       味如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里回甘。
       愿好人一生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4035837号-1

GMT+8, 2024-5-15 20:30 , Processed in 0.0580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