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夏侯嘉正

2 / 3031

704

主题

929

帖子

35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61
发表于 2024-2-2 19: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侯嘉正
摘自 刘海章 主编《荆门历史风貌》
辑录  刘芳
(公元952- -989 年)
  北宋文学家夏侯嘉正,字会之,荆门军长林县白阳人(今荆门市沙洋区拾回桥镇南三十里)。
  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 -983 年)夏侯嘉正参加京城(在河南洛阳)会试,得中进士,授任秘书省著作佐郎。
  他出使巴陵(今湖南岳阳),写了一篇千余字的《洞庭赋),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其中有赞叹洞庭湖“其大无徒”、“浩浩滔天”、“四顾一色”、“一浪千里”等独特佳句,被广为传通传抄。给事中、散骑常侍徐弦读了,认为想像力丰富,赞赏道:“是玄虚之流也!”端拱初年,太宗知道了,颇感兴趣,特意召见,当面考考他的词赋写作水平,果然名不虚传,立即提拔为右正言,入值国史馆兼值秘书阁。
  次年正月十五,群臣簇拥太宗登临乾元门城楼观赏元宵灯会。夏侯嘉正即兴题了一首五言十韵,献给太宗;诗的末句是“两制诚堪羡,青云侍玉舆",表达了他身兼两要职而有机缘陪伴天子看焰火、观华灯的荣幸与自豪。太宗读罢,兴致勃勃,即席按原韵和了一首,其中有“狭劣终虽(须)举,通才列上层”的句子。有人议论,说那是皇帝告诫夏侯嘉正不要自恃才华,虽然飞黄腾达,青云直上,无非是皇上的破格恩赐罢了。
  不久,夏侯嘉正病了。朝廷照顾他,改派他作为皇帝的使节,去湖南庆贺益王(皇帝的胞兄弟)寿辰,然后回荆门白阳老家休养。益王赏赐他许多财物、他把金锭和银锭兑换成铜钱,用车辆满载着回归白阳城。传说堆在库房里的铜钱忽然有一串从地面竖立起来,似乎磁石吸铁的样子,好一会才倒下。这件事张扬开来,听者都觉得离奇蹊跷。从此,他的病越来越沉重,过了个把月就去世了,卒年37岁。真可谓英年早逝.荆门地方志记载,当时有个外号为“刘童子”的星相家,曾预言夏侯正将来一定会科举高中,亦有清闲的职务,而且在俸禄之外会获得“百金之财”、“不病且死” ,不幸言中。
   夏侯嘉正的儿子夏侯纾后来也当上“太子中舍"的官职。
  《宋史》为夏侯嘉正列了传,说他是“江陵人”,指的是江陵“府”而不是江陵府的江陵“县”。南北朝时期,(后)梁宜帝萧萧詧发兵政打江陵无法取胜,退筑白阳城。白阳城的遗址在今荆门市沙洋区拾回桥镇南。晚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在拾回桥兴建的白阳书院恰恰是根据这段史实而命名的。五代南平国(荆南国)时期乃至北宋初,白阳所在地的拾回桥在长林县南境,长林县与江陵县均属江陵府。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27年),长林县与当阳县从江陵府划分出来,设置了一个新的行政区--荆门军。 到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长林县又归属江陵府,这时夏嘉正已高开尘世将近一个世纪了。到了明、清时期,荆门州编修的地方志书已明确夏侯嘉正是荆门的拾回桥人,并将他编入荆门人物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发表于 2024-9-14 08: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4-9-14 08:02 编辑

            洞庭赋 北宋初 · [url=]夏侯嘉正[/url]

  楚之南有水曰洞庭,环带五郡,淼不知其几百里。臣乙酉夏使岳阳,抵湖上,思构赋。明日披襟而观之,则翼然动,促然跂,慄然骇,愕然眙。恍若驾春云而轼霓,浩若浮汗漫而朝跻。退若据泰山之安,进若履千仞之危。懵若无识,智若通微。跛若不倚,跄若将驰。耳不及掩,目不暇逃,情悸心嬉。二三日而后,神始宅,气始正。若此不敢以赋为事者二年,然眷眷不已。一日登崇丘,望大泽,有云崒兮兴,歘兮止。兴止未霁,忽若有遇。由是渍阳辉,沐芳泽,睹一异人于岩之际,霞为裾,云为袂,冰肤雪肌,金玦玉佩,浮丘、羡门,斯实其对。因言曰:「若非好辞者耶」?臣曰:「然」。「然则若智有所不通,识有所不穷,用不通不穷而循乎无端之纪,若得无殆乎」?臣又曰:「然」。「然志极则物应,思精则道来,嘉若之勤无哗谈,吾为若称云:『太极之生,曰地曰天,中含五精。五精之用,而水居一焉。水之疏,迩则为江兮,远则为河,积则为潴兮,总则为湖。若今所谓洞庭者,杰立而孤,廓然如无区,其大无徒。含阳字阴,玄神之都。暧暧昧昧,百川不敢逾,有若臣者,有若宾者,有若仆者,有若子者,有若附庸者,有若娣姒者。若禹会涂山,武巡牧野,千出百会,咸处麾下。每六合澄静,中流回睨。莽莽苍苍,纤霭不翳。太阳望舒,出没其间。万顷咸沸,彊而名之为巨泽,为长川,为水府,为大渊。纵之不踰,跼之不卑,乍若贤人,以重自持。诱之不前,犯之愈坚,又若良将,以谋守边。澎澎濞濞,浩尔一致,又若太始,未有仁义。冲冲漠漠,二气交错,又若混沌,凝然未凿。此乃方舆之心胸,溟海之郛郭也。三代之前,其气濩落,浩浩滔天,与物回薄,灭木襄陵,无际无廓。上帝降鉴,巨人斯作。乃命玄夷,授禹之机,隧山堙谷,涤源畅微。然后若金在镕,若木在工,流精成器,夫何不通。是泽之设,允执厥中。既巽其性,遂得其正。有升有降,有动有静』」。臣应之曰:「升降动静,可得闻乎」?神曰:「水之性非圆非方,非柔非刚,非直非曲,非玄非黄。划象为《坎》,本乎羲皇。外婉而固,内健而彰。降以《姤》始,升以《复》张。其静处阴,其动随阳。六府之甲,万化之纲。式观是泽,乃知天常。若乃四序之变,九夏攸处。烘然而炎,沸然而煮,群物鸿洞,烁为隆暑。泽之作,颀然其容,若去若住,若茹若吐。灵趋怪觐,杳不可睹。蒸之为云,散之为雨。倏忽万象,如还太古。真可嘉也。若乃秋之为神,素气清泚,肃肃翛翛,群籁四起。泽之动,黝然其姿,若挺若倚,若行若止。巽宫离离,为之腾风;苍梧崇崇,为之供云。四顾一色,黯然氲氤。其声瀰瀰,若商非商,若徵非徵。东凑海门,一浪千里。又足畏也。言其状,则石然而骨,岸然而革,气然且荣,洚然而脉。有山而心,有洞而腹,有玉而体,有珠而目。穹鼻孤岛,呀口万谷。臂带三吴,足跬荆、巫。或跂然而望,或翼然而趋。彭蠡、震泽,讵可云乎」?臣又问曰:「泽之态已闻命矣。水之族将如何居」?神曰:「大道变易,或文或质,沉潜自遂,其类非一:或被甲而邅,或曳裾而圆;或秃而跋,或角而蜿;或吞而呀,或呿而牙;或心以之蟹,或目以之虾;或修臂而立,或横鹜而疾;或发于首,或髯于肘;或俨而庄,或毅而黝。彪彪玢玢,若大虚之含万汇,各循其生而合乎群者也」。臣又问曰:「若神之资,其品何如也」?神曰:「清矣静矣,丽矣至矣,邈难知矣。肇于古,古有所未达。形于今,今有所未察。非希非夷,合其心于自然,然后上天入地,把三根六。况水居陆处,夫何不烛。彼鞚鲤之贤,辔龙之仙,乃吾之肩也。其馀海若、天吴、阳侯、神胥,龊龊而游,曾不我俦」。臣又问曰:「《易》称『王公设险』,是泽之险,可以为固。而历代兴衰,其义安取」?神曰:「天道以顺不以逆,地道以谦不以盈。故治理之世,建仁为旌,聚心为城。而弧不暇弦,矛不暇锋,四海以之而大同。何必恃险阻,何必据要冲?若秦得百二为帝,齐得十二而王。其山为金,其水为汤。守之不义,歘然而亡。水不在大,恃之者败;水不在微,怙之者危。若汉疲于昆明,桀困于酒池,亦其类也。故黄帝张乐而兴,三苗弃义而倾。则知洞庭之波以仁不以乱,以道不以贼,惟贤者观其知而后得也」。于是盘桓徙倚,凝精流视。罄以辞对,倏然而晦。
按:《宋史》卷四四○《夏侯嘉正传》。又见《皇朝文鉴》卷一,《楚纪》卷二一,《岳阳纪胜汇编》卷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一三、职方典卷一二二五、山川典卷二九八。

点评

好赋  发表于 2024-9-18 2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