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李勋明

[诗联词赋] 李勋明诗联集 ( 赠历届州官诗选)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8-16 19: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5-1-21 17:23 编辑

    七  绝新韵)
  做客山中人家


山里人家乡味足,
村姑烹饪胜高厨。
几多食客来斯醉,
犹赏玉娥颏下珠!

注:应石莲村万、赵二先生之邀,约十余文友考察十八罗汉山文化,中午做客“山中人家”,席间大家咏诗作词,饮酒正兴,一文友忽夸庄嫂胸前佩
之美逐引大家调侃此友“在人不在珠”以乐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8-16 19: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3-5-18 16:29 编辑

                                    续修金鸡冢记略

                                      李勋明
    荆门东南八十里,有古冢曰¨金鸡¨,或曰楚冢,或名汉茔。百千年来,常显灵异,时有金鸡出没,鸣于垄陌舍里。远近男女无不争相来谒斯土,寻幽探秘。惟是上世纪战乱人祸,致使冢林尽毁,封土流失,文物消失殆尽。

   丙申初夏,时有本土在外贤士陈绍新、郭强、吕斌、罗加法等先生回乡访亲,重游斯冢,徘徊观望,怦然有动于心,慨然曰:千年古迹颓废至此,乃我辈之责也!遂慷概捐俸,倡导修葺,金鸡村委王明群、陈小华等众亲欣然悦从,鸠工庀材,加培冢土,重植林木,建亭台于宝顶,砌游道以攀登。塑金鸡以引凤,竖龙柱寓旺丁。历时八月,伟功告成。远望之,冢土巍巍,亭台殷殷,涵空纳秀,上插苍冥。赫赫乎!蔚为荆南一景。

   登台揽胜,纵目千里,北顾荆门,南望江陵,东指汉沔,西瞩夷陵,足令人兴,凭栏而长啸,发思古之幽情。下瞰四野,岗岭叠阜,衢路翳荫,沃畴花海滚浪,爽垲排闼送青。观夫金鸡湖,烟波浩渺,一碧万倾。白鹤伴沙鸥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幽乎哉!雀跃欢呼曲渚,鹅鸭追逐长陂。老翁牧牛湖畔,农妇唤禽东篱。竹树掩映村舍,时闻鸡犬之声。好一派田园风光,似天预为布置以彰斯地之胜矣!

   嗟呼!千年古迹得乡贤重新,始成今日之壮观,其德乃大,其功乃成。为斯地幸,为斯乡幸,亦为本土文化之幸矣!惟望福地延瑞,于斯为盛。代代人才辈出,年年风调雨顺。岁岁金鸡呈祥,默佑子子孙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8-16 1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211132ld8ss88ssaaczp88.jpg 211140nfdggdnl8gf4dnue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访钟祥联家陶文美先生
李勋明
  庚子芒种,荆门沙洋两地楹联学会部分同仁前去拜访钟祥联家陶文美先生。陶先生宅院不大,而曲径通幽处,蓬门叶垂青,绿树掩涟漪,盆景涵千奇。室内则四壁皆字画,案台墨溢香,真乃是院小天地宽,室雅乾坤大,好一处方寸怡园处士家,陶先生人格情操亦在其中矣!归来赋诗一首以记:      
阳春大梦谁先觉?
白雪琼楼安在哉!
阅罢陶书画苑,
何需郢中觅兰台!
  注:阳春大梦、白雪琼楼、兰台,指郢中三古迹,阳春台、白雪楼、兰台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3 08: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绝 (新韵)
赠刘振军先生
  李勋明
谈笑弥正气,名号冠振军。        
从容度宦海,不惧百魔侵!
   注:宦海人才勉励诗,紧箍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永秀老人百岁庆典
懿范闺闱,善度三朝逢盛世,
贤声甲里,勤扶五代享期颐。
(李勋明拜撰)
注:三朝:即袁世凯称帝、民国、本朝。
   五代:抚育五辈子孙
  期颐:百岁称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6: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3-5-18 16:32 编辑

                       强   公  赋 (李勋明)     
    江汉之原,长林故地,百千年来,贤才济济。夫强公者,生于长湖之滨,奋于农陌舍里。十五好诗赋,二十通六经。三十跃农门,显达荆沙六区;四十兴工矿,成就中天药企。六十隐于书斋;倘佯中外古籍。联墨自成一家,博学终成大器!
   坦荡乎强公!恂恂学者风,落落
君子气!宠辱不惊,贫贱不移。曾经金帛万千,从来囊空如洗。温文儒雅兮,交朋唯择博学才。风流倜傥兮,寻美独钟朱家女!
   潇洒乎强公!
抱干宵凌云之志具吟风弄月之才
。指点江山兮,言谈常常惊四座,饮酒必出惊人语。激扬文字兮,一日作诗近百首,年创楹联达万余。全国征联,屡获大奖,网络赛诗,常得第一。中华联界之高手,荆楚文坛皆称奇。
   君不见,寿享鹤龄而椿萱并茂,福如东海而四世同堂。无病无灾无过,有情有爱有义,立功立德立言,寒门之子如强公者有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1-3-27 19: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5-2-9 21:15 编辑

                   七律   送儿返南国

小儿自幼自立,学成谋事于南国,庚子春节归来,遇疫滞家月余返岗,送之戚然,赋诗勉之。
             世事白云苍狗间,人生筑梦在华年。
            从来杰士多磨难。自古瓜儿苦后甜。
            韩信曲膝钻恶胯,孙伯咽屎惑庞涓。
            蓬禽尚有鸿志,焉能久藏渊。
                                        (仄起新韵)
韩信胯下之辱: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译文:在淮阴有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释义: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韩少失父母,靠钓鱼换钱为生,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施舍,遭人歧视。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一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众多围观者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韩信“胯下之辱”启示:人要学会忍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韩信当时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一怒拼之,必难保性命,更不会成为后来的一代战神,正是因为韩信忍了这份屈辱,所以他才能成功。
孙膑吃屎求生:
  孙膑,亦名孙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武之后。
孙庞斗智: 孙膑和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后,庞涓辞师下山任魏国上将军之职。翟向魏惠王举荐孙膑。庞涓忌妒,诬陷孙膑暗通齐国,残忍地对孙膑施以刖刑黥刑,又骗他录写《孙子兵法》十三篇,打算写完了杀害他。孙膑装疯,在牢中用吃屎的方式麻痹庞涓,使庞涓放松了警惕。孙膑后来得到齐国大臣救助,逃到齐国,被齐王拜为军师。后庞涓率兵来攻齐国,孙膑率兵迎敌,第一次用围魏救赵之计,在桂陵地方击败了庞涓的魏军。第二次战斗孙膑用减灶之计,将庞涓诱入马陵道,用乱箭将庞涓射死。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魏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鸿鹄之志:《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陈胜,是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地方的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地方的人,字叔。陈涉在年轻时,曾经受雇帮人耕田种地,做累了就跑到田埂上休息,心里头纳闷怨忿了好一阵子,说道:“如果将来富贵了,可不能忘记这段日子呵!”帮佣的在旁笑着对他说:“你是个受雇帮人种田的人,怎么个富贵法呢?”陈涉叹息着说:“唉!燕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到鸿鹄的高远志向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1-5-5 2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4-5-6 11:11 编辑

李勋明
华夏腾飞,百年星火燎原开盛世,全球共仰富强中国梦,
荆门崛起,三代战天斗地建雄州,阖境同奔幸福小康家。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辞子鼠,迎丑牛,九州焕彩;
谱华章,光禹甸,万象更新。(李勋明)


群山列岫生紫气
大树连云壮华庭

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地脉效灵 大树连云栖鹤凤
堡台钟瑞 朝山列岫隐虬龙

仄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2

帖子

9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4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17: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3-5-18 16:44 编辑

                   望 江 汉 赋

                李勋明


   维荆山之奠位,斯鄂中之广垠。神龙坐乾称胜,九宫列巽捍门,大别回眸朝宗,武陵逶迤垂影。赫赫乎江汉!拥千湖于一汇,揽九省而通衢。昔楚熊绎,辟在荆山,斩荆棘以图强,武王克权,据汉沔而兴邦。庄王霸楚,雄剑一挥,囊括八荒。沃沃乎江汉!孙刘牧之,虎视洛阳。高氏据之,威慑四方。元军夺之,南宋王室一朝亡。毛公得之,百万雄师过大江。噫吁乎!荆襄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江汉从来王侯割据之壤。
   至若撷史!唯荆有璞,和氏之璧。唯楚有才,人物代启;黄帝之妃,西陵氏女。文王之师,楚祖鬻熊。辞赋之宗,屈原宋玉。制茶始祖,竟陵陆羽。云梦高士,楚狂接舆。卧龙凤雏,遇明主而成大器。灵毓蒙山兮,隐圣人之言道。钟聚祥瑞兮,递帝王之相袭。阳春白雪,章华歌舞,千古知音,唯伯牙与子期。 噫嘻!一国之兴,必有明君,一地之兴,存乎贤吏,叔敖相业、吴起兴楚、奕世流誉。荆门四胡、公安三袁、百代名儒。羊左之情、云长之烈,盖江汉正气发而显者矣!
   若夫抒怀!溯三楚之兴衰,阅百代之逆旅多少风流人物,挥手白驹过隙不知几世几劫,夫生汉原一隅;少耕黄土,常思报国于万一。老隐山阿,未忘修身济苍黎。悬崖上,恢复汉唐神宫。高阁中,编译明清遗籍。年复一年,曾经的梦淡然,相约的人远去。欲归故土兮;家乡已无游子之地。重回山阿兮,廉颇焉能独善守己?登高作赋,天涯寄履,望汉阳兮飘渺,瞻京畿兮迷离。满腔热血,待洒向九州八域。
    呜呼!天下熙熙,人忙乎于楼,世争乎于利,谁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壮士十万旅”!君不见;盛世之下,不忘初心者有几?繁华境里,谁为家国千秋万代计!于戏!大泽不盈永恒,圣人不积守义。人间正道不孤,欣看大国崛起!
                    戊戍仲夏写于九龙谷文渊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3 15:12 , Processed in 0.0545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