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城中人的悄然之变!记者现场探访后,揭秘真相
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什么?人的素质!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城市的文明,就不可能实现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走进今日之荆门,漫步在大街小巷,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条条道路宽阔通达,车辆往来有序;繁华的街头,行人与机动车各行其道,彼此关照……文明交通,是市民个人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体现。荆门市民正以实际行动塑造着城市的气质,提升着城市的颜值,同时也涵养了自身的内在。 对于身边发生的变化,人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发自肺腑地感叹: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礼让斑马线, 荆城绽放文明之花 【现场一】12月4日早上7点40分,象山大道市政府门前路段。虽然正值上班高峰期,道路上车水马龙,但每当行至斑马线前,不论是公务车、私家车,还是公交车、出租车,都能较好地把握分寸,自觉停下“脚步”礼让行人。即便斑马线两端的智能人行过街系统处于红灯状态,过往车辆也是小心翼翼,看见有3名行人已经站到斑马线上,车辆先是鸣笛示意,待行人退至斑马线外后才缓慢驶过。“有时碰到红绿信号灯变换的当口,看到司机宁愿自己多等一会儿,招手示意我先通过,心里觉得好温暖。”正准备过马路的黄女士告诉记者,车辆礼让行人的细节特别打动自己。 “一条斑马线,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暖和文明。”为打造文明城市交通、营造和谐交通氛围,我市紧扣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宗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加大对机动车斑马线上抢行、右转弯不让行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开出了一揽子改善城市交通秩序的“良方”。 交警部门通过“湖北荆门交警”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启用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公告》,率先在象山大道市政府门前、市二医门前、青山小学门前3处斑马线,启用监控设备抓拍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未减速行驶的、遇行人正在通过斑马线未停车让行的,一律罚款100元并记3分。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抓拍点还在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共有7处斑马线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启用,在以上3处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白云大道朝晖御苑小区附近、星球商业中心附近、中石化加油站附近、东方家电广场附近4处抓拍点。 另外,客管部门联手市公交集团组织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活动,号召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的3400多名公交车驾驶员遇到斑马线主动减速让行,即使是绿灯也要减速通过斑马线,带头营造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在全市强力整治交通违法乱象之际,市出租办也面向全市的出租车驾驶员发出倡议,号召“遵章守法,文明行车;礼让行人,从我做起;从我做起,营造和谐”。 经多部门共同努力,来自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车不让人”违法行为减少了四成。“现在开车经过斑马线,不管此处有无电子警察抓拍,也不管此时智能人行过街系统是否为红灯,只要有行人通过斑马线,我都会主动停车让行,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记者在随机走访中,多位司机表示“车让人”文明通行意识已逐步形成。 不再扎堆硬闯,市民过马路有了“新姿势” 【现场二】12月4日10时许,象山大道市二医附近。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观察,大多数行人在斑马线前都能停下来,按下智能人行过街系统等候约2分钟,待绿灯亮起时通行。而且通过斑马线时,不是像过去那样慢悠悠的似走非走、似过非过,而是收起手机、加快步伐甚至小跑着快速通过。 【现场三】12月4日12时许,象山大道与海慧路交会处。正值单位下班、学校放学的高峰期,路面上只见有序通行的机动车,仅有为数不多的行人乱穿马路,让过往车辆措手不及。而地下人行通道内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我家住在海慧路,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里,一方面是做守法市民,另一方面不与机动车抢道也是对自身安全负责。何况地下通道宽敞明亮,为何不走?”就读于龙泉中学高三年级的陈柯竹同学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自从我市吹响创城冲锋号,市交警部门就紧盯交通乱象以超常措施强化违法整治。10月下旬以来,市交警支队陆续推出了7期专题曝光行人闯红灯信息,包括131名违法行为人、15张高清相机抓拍图、56张高清视频截图、6段高清监控视频,可谓“无码无掩饰,有图有真相”。此举一出,迅速引发群众关注和网民热议,形成舆论“轰炸”效应。 为打消一些市民顽固的侥幸心理,掇刀交警大队还联合新闻媒体策划推出了“市民看交警——走近执法现场”活动,邀请市民走进视频监控中心,听取工作人员关于监控如何抓拍、抓拍标准怎样的现场解答和演示。参观者发现,原来闯红灯、翻护栏、扎堆乱穿马路等行为监控拍得清清楚楚,大家直呼“看样子真不能心存侥幸了”。 通过超常曝光和全民参与的形式,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交通乱象有了显着改善,市民过马路不再扎堆、三五成群硬闯了。特别是5月份智能人行过街系统启用后,行人频繁零散过马路的现象也得到改观。经大数据分析,荆门城区主要红绿灯路口,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下降约34%。 一个个“畅通工程”的实施,让荆门这座城市的交通安全设施日趋完善,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氛围已然形成。身处当下的荆门,行人不再担心车辆横冲直撞,因为机动车礼让行人已经成为习惯;机动车在驶过各大小路口时,也不必再为随意穿行的行人提心吊胆,因为遵章守法过马路的意识正渐入人心。 公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一大标志,也是城市文明指数测评的重要内容。当越来越多的荆门人参与其中,懂得相互尊重,懂得规则秩序,文明交通就会成为城市生活的新常态,市民的满意度、幸福感也随之提升。(记者 陈琳) 来源:荆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