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其道,真有这么难吗?——小处看文明系列报道之五
阅读提示:三轮车、电动车闯入机动车道,行人“扎堆”自行车道,自行车见缝插针穿行在人行道或机动车道上。行车乱象致使交通秩序混乱,还会诱发交通事故。各行其道是对市民出行的基本要求,是一座文明城市的交通底线。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都划分出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然而不少市民反映,本来应该是各行其道的城市道路,却经常发生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的“错位”现象,自行车和电动车窜上机动车道、行人在自行车道上悠哉……各行其道真的有这么难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调查。 机动车道上“百车争道” 7月26日中午,正是出行高峰,记者在月亮湖路文化宫附近驻足观察了约15分钟,发现大多数电动车宁愿在机动车道上钻来钻去,也不愿走非机动车道。在十字路口,红灯刚亮,一名未戴任何保护装置的年轻男子骑着电动车从一条条车流中穿过,与最前面的小汽车、公交车并驾齐驱,绿灯还未亮,他已经驾车扬长而去。 在象山一路、象山大道等处,记者看到不少三轮车、电动车,甚至自行车,在车辆“川流不息”的机动车道上挤来挤去,有的任意变换车道,有的忽然掉头,导致后方车辆不得不提高警惕,放慢速度。而旁边的非机动车道形同虚设,与机动车道上“百车争道”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开车上路,就怕非机动车抢道。” 市民张女士对记者说,作为新手,上路本来就很紧张,如果前方突然挤进非机动车,很可能因刹车不及时而撞上。她开车时看到前方的非机动车,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会踩错刹车与油门,“看着这些电动车在前面晃,我喇叭都不敢按,生怕他们车子不稳,摔倒了就是我的责任”。 自行车道上行人“扎堆” 在象山大道,双向八车道的机动车道大气、标有自行车图形的非机动车道醒目、绿化带旁的人行道惬意,可部分市民却对划定的各种车道视若无睹,自行车骑上人行道、行人漫步自行车道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市政府公交站台,一辆公交车到站后,大量乘客下车后直接走上自行车道,只有极少数乘客会绕到最里面的人行道。一位市民骑着共享单车在后面频频按铃,才艰难地从人群中穿过。还有的市民索性就骑着单车上了机动车道,险象环生,让人为之捏一把冷汗。 为何不走人行道?市民吴女士说:“人行道上铺的步板转哪有自行车道走得舒服,我一直以为自行车道是人跟自行车都能走呢!” 喜欢骑行的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人行道在最里面,人们嫌麻烦,都喜欢走自行车道,高峰期大量行人堵在路上,自行车根本过不去。” 有市民建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可以设置更醒目的标志,只有出行文明,各行其道,才能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编后:文明出行,不仅能反映出一座城市市民的素质,更能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文明。 文明出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需要我们广大市民的具体行动。无论是开车、骑车,还是走路、乘车,人人都应该讲规矩,遵守交通法规。我们广大市民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争做文明交通出行的宣传者、参与者、推动者、践行者、引导者和垂范者,用文明出行引领城市文明,用文明浸润涵养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让文明驾驶、文明出行、文明礼让蔚然成风。(胡晓莉) 来源:荆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