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回复: 0

长770多公里的焦枝铁路,上世纪仅凭人工土法施工10个月建成,堪称奇迹!

[复制链接]

1018

主题

2103

帖子

94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47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5-10-16 09:34 编辑

          长770多公里的焦枝铁路,上世纪仅凭人工土法施工10个月建成,堪称奇迹!                                                      原创 钱修海
                                                                 
    说起荆门城市的发展壮大,以及能从荆州分家出来单列建市,除了上世纪一批三线企业落户荆门,在荆门血脉中注入了 工业底色外,还不得不提及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大动脉,那就是贯穿湖北和河南全境的主要铁路干线--焦枝铁路。
   焦枝铁路北起河南省焦作市,南达湖北省(宜昌)枝城市,全长772公里,途径十多个县市区域,是一条南北方向经济大动脉。这条铁路自1969 年9月开工,到1970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其时间竟不满一年。修建这条铁路的两省人民在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要抓紧,就是同帝国主义争时间,同修正主义争时间”的一系列指示鼓舞下,在工程设备极其落后,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的困难情况下,土法上马,靠铁路沿线广大民兵(如今可能应该叫民工)指战员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短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了焦枝铁路的修建工程,创造了高速、优质修铁路的奇迹。
   其中掇刀团林民兵团在修建焦枝铁路的战斗中,承担的任务是截断位于现在漳河镇付集村的杨树岗,填筑两条冲,还要在1公里多的施工段面上完成数十万方土石开挖和填筑,完成铁路土层路基及其段面上的涵洞和桥梁施工,以及铺筑碎石、沙子,安设枕木和铁轨。焦枝铁路工程完工后,团林民兵团被总指挥部评为先进集体。团林团的先进事例也是整个焦枝铁路建设的一个缩影,它充分展示了50多年前三线建设民兵克难奋进的集体风貌。
    1969 年9月,团林团(团林区)组织了4000余人的施工队伍,背着行李,带好工具,浩浩荡荡从各大队开住烟灯付集的杨树岗施工现场。当年团林民兵团的开工誓师大会在杨店小学旁的旷野中召开。团林团下面分为四个营,即团林营赵庙营、何场营、张场营,并下达各营的施工任务:赵庙营截断杨树岗,张场营填平岗东大冲,何场营和团林营填平杨树岗西低洼塘口;团林营还抽一个连到掇刀备碎石,以作后期工程用。四个营的政工人员都用大红纸写好了决心书和挑、应战书在大会上宣读。誓师大会开得轰轰烈烈,热气腾腾,全团上下决心大干苦干,实干巧干,提前修好焦枝路,让毛主席早放心。
    1969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寒冷,狂风呼啸,寒气袭人。截断杨树岗的赵庙营一千多名民兵,除四岭连队住在团部旁边,离工地较近,其他十多个连居住都很远,一般隔工地有三、四里地,最远的山河、蒋集、新生、石井、丁庙等连队离工地有六、七里地。但无论是天晴、刮风,还是大雾蒙蒙,各连队每天坚持六点半钟到工地,开始紧张的劳动,下午四点半下工,日工作八个小时,没有一个人迟到或早退。
    赵庙营四岭连居住地离团部很近,但他们不以此优越条件而满足,而是以多出力、多流汗,抢时间、争朝夕,每天多干半小时为荣。这个连每天完成的土方任务都居全营第一位,连长陈仁清和政工员李元明在大战杨树岗的战斗中,抓典利树标兵利用土广播、宣传栏表彰典型人或事,鼓舞全连民兵的士气。全连没有人因事请假,始终坚持高出勤高工效高风格,被评为全团的先进连队。杨树岗土质硬,还夹着许多石块,施工中许多斫锄卷了口,连队立即拿到团部的红炉处去调换。全连90%民兵的手都打了血泡,但他们不叫苦叫疼,轻伤不下火线,重病不下战场的事例举不胜举。
山河连有个小民兵叫丁祖生,初中毕业后就报名上铁路,年龄只有十七岁。在工地劳动时丁祖生患了重感冒,高烧达40度。连长苏永山立即叫来医生给丁祖生打针,医生叮嘱丁祖生最少休息两天才能上工地。连长苏永山怕丁祖生不遵医嘱,擅自到工地,就把门锁住让他休息,可丁祖生还是只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翻窗子跑到工地和大家一起劳动。那个年代,基本上所有人为社会主义建设都怀揣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元旦前夕,一场大雪覆盖了山川河流。杨树岗路面的积雪足有两尺多厚,因为两个山岗的积雪被风刮到了路基上,由此,大雪天团部宣布放假休息,等雪住天晴再继续开工。第二天,雪虽然停了,但天很寒冷,杨树岗一线的工地上已有少数人在那里清扫场地。工地上,解放军架设的广播响起了音乐,同时广播各营连自觉上工地的先进事迹。不到一个小时,工地上就沸腾起来,劳动竞赛又掀起了高潮。
仅奋战两个多月,截断杨树岗的艰巨工程就划上了句号。广大民兵望着十多米高的岗顶,无限感慨: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土方工程是焦枝铁路的前期工程,而备碎石、砂石,铺枕木、铁轨是铁路的后期工作。团林团于1970年元旦前后完成土方路基工程后,迅速投人铁路的后期工程。全团人力除留少数人员进行路基护坡、涵洞建设外,其余的民兵按三人一把车到掇刀石头场拉石头。从烟灯付集到掇刀蜿蜒曲折的土公路上,拉石块的队伍犹如一条长龙,在旷野中穿行。为了抢时间,有的连队晚上两点起床,三点钟上工地拉石块,决心多拉一趟车 ,也要把铺轨的工程抢在春节前。
经过近一个月的拖石料的劳动,团林团所修筑的路段上已铺好了碎石、枕木,铁轨也相继铺成。为了适应路况,指挥部安排火车头开往路面运行,震压路面,使之稳定。同时决定动用火车车厢四节,在震压路面同时到当阳河里运砂石料。参加上砂石的民兵争先恐后地上了火车。火车一声长鸣,一会儿就到了当阳河边。民兵们一下车,四块跳板往车厢上一搁,就大干起来。 挑的人行走如飞,上的人两手挥舞不停。团林团的四个营还开展了劳动大竞赛,各营的政工员都手拿土喇叭宣传好人好事,给多挑快跑的民兵加油鼓劲。团部的政工宣传员在工地现场办公,买来大红纸,奋笔疾书“表扬稿”、“嘉奖令”、“喜报”,以各种不同形式送往工效高的连队,工地大干场面如火如茶,一片沸腾。广大民兵都觉得,为三线建设多出力多流汗是应该的。
    一天晚上九点多钟,从当阳运来四节车厢的砂石料,每车厢有五十吨,全团四个营各抽出少数精壮劳力下砂石。当时张场营行动最快,营长廖必发是个参加朝鲜战争的转业军人,而且手在战争中伤残,持有残疾证,享受国家致残津贴。廖营长身先士卒,拿着大锨站在火车厢里向下掀砂石,头上挂满了汗珠。张场营下石料的民兵在营长的带领下,有的用锄下,有的用土筐提,有的用铁锹往下掀。政工员何建荣拿着土广播宣传好人好事,表扬先进事迹。他发现“刘胡兰战斗队”的队长苏克珍穿着单衣,一边掀动铁锹下砂石,一边喊: “姐妹们,我们要发扬刘胡兰的战斗精神,争取提前完成任务。”何建荣马上用土广播将她们的行动口号播出,激发了所有民兵的斗志。张场排的一名女民兵鞋掉了也顾不得捡 ,脸上的汗也顾不上擦。 代店连的连长刘志金脱下了衬衣,打着赤膊下砂石,营政工员何建荣大喊:“向刘连长学习!”瞬间,夜班战斗队变成了赤膊战斗队,五十吨砂子两个小时下完,任务提前完成,张场营获得全团第一名。
    赵庙营女知识青年鲍玉珍组织了焦枝知青战斗队,率十名男女知青克难奋进,被评为全团十面红旗之一。 张场营石龙连、龙泉连处处创工效新记录。石龙连朱德生在焦枝土建工程最紧张的时期,年迈的母亲病重,朱德生连夜赶回安排好家事,第二天又出现在工地。团林营红星连王俊芝年龄小,干劲大,有文艺爱好特长,在连里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外,晚上还给年龄大的民兵洗衣服。休息时,还把在学校学的红歌唱给大家听,有时还表演舞蹈给大家看,被连里评为五好民兵。春节前,王俊芝被选拔到团部宣传队。陈集连是团林团唯一参加二期工程备料的骨干连队,全团的路基地段的石料全压这个连身上。为创高产夺高效,在掇刀石石头场这个连队施展能力,打炮眼、炸石头,一个冬天,完成了上千方石料。参加施工战斗的民兵肩膀不知磨破了多少皮,手里不知磨起了多少茧,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施工。他们只有一个愿望:为修好焦枝铁路,向毛主席献出一颗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10-19 01:22 , Processed in 0.0532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