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3|回复: 0

保护经营好自然村 就是为后人留财富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2067

帖子

9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56
发表于 2019-7-5 16: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护经营好自然村  就是为后人留财富
                                                李勋明


     中国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其文明建立在农耕生产的基础上。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耕读传家”曾经是历代仕大夫们教导子孙兴家立业的座右铭。古代官员退休也是必须告老还乡,传承道德文化,弘扬忠孝礼仪,凝聚一方宗族乡邻,使中国农耕文化代代相传。         
     现在把官员留在城市,将大量村庄民房拆毀,把农民赶离他们原来的居所和耕耘的土地,大折大建,毁灭几千年形成的自然村、自然户,实际上是对传统历史民居民俗文化的严重破坏,也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与的自然规律。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字,2002年至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
     笔者到湖北荆门城北以及南漳县一些山区考察,冯氏老屋、焦家湾古民居、赵坡老屋、大泉村老宅、邓家祖屋、钟家大院、九十九间屋等都具有较高的建筑人文价值。可惜这些老房子都人去屋空,墙倾瓦斜或挂满蛛丝,留守人员大多是老弱病残。如此下去,一些边远山区30年内可能人烟绝迹,田地荒芜。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导致城市房屋二十年一拆建,使城市历史断代,也使很多平民为买房耗尽毕生心血,劳命伤财。
     纵观世界,如今欧美最宜居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小城市。占经济总量全球第一的美国,初来乍到之人却会感觉美国就是个大农村,当地居民都青睐于小城镇定居。
     城市化了的社会,家宅不一定世代相传,尤其是今日,楼宅成为投资保值及买卖的商品,只要有合适的价钱,很多人都不会坚守房产,而会立即将它卖掉搬迁,于是城市人由小屋搬大屋,或移民海外。农村人则由农村设法移居小城镇,再由小城镇移居大城市。家宅不定,人生流转,原来熟悉的环境没有了,朋友没有了,一切得又重头开始。因此,都市人口对社区并没有归属感,农民对乡土没有留恋感。人口迁移不定,财富极度浪费……。古人在不同地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服饰、建筑、宗教、风俗、饮食等等,只要一息尚存,都不会擅离故土。像徽州、赣南、湘南、福建、广东,一姓一村,数百年的家族、祠堂、祖屋、坟墓仍然完好,各种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令人感动。强行拆迁,使地域文化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没了宗族凝聚力,社会凝聚力,这个社会也就越来越缺乏爱心,善心,也就没了治国齐家的民族爱国心。
     上世纪文革破旧立新,全国不少百年老宅被折除破坏,而山西、江西、江浙等地就没有盲目跟风,保留了不少历史民居,今天看来,他们不仅保护了民俗文化,也让这些老宅也产生了较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保护经营好自然村,就是为后人留财富,耕读传家的古训值得我们今天思考。
     个人认为将农民赶离他们原来的居所和耕耘的土地,安置到一些地方集中居住,美其名曰: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实则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与的自然根本规律。强制实行“城镇化”,将大量村庄民房拆毀,实际上是对本土传历史民居民俗文化的严重破坏。
        推行“城乡一体化”, 只适宜城镇郊区和平原湖区以及有地质灾害的地方,不宜地广人稀的山区。
        个人对推行“城乡一体化”和建“新农村”论点如下:
        一、不要硬性禁止农民自己建新房。除城镇周边地区外,那些离城镇有一定距离或丘陵人稀之地,要允许农民在自己的宅地自建或改建房屋。硬性规定不准所有农民在自己宅基地建新房是错误的,也阻碍了农村发展。
        二、农田改造要因地制宜。土地平整即所谓农田改造尽量安排在城镇周边,一可纳入城镇长远发规划,二利于争取国家补贴资金。那种大规模平整土地改变地形地貌实际是破坏自然生态,只要种过田的人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与土质密不可分,土地平整后,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肥质。所以盲目改变原始粮田地貌不仅破坏了地理自然,又毁坏了原有肥沃土质。
       三、建“新农村”不要一刀切折除旧宅。要保留部分老宅,明清民居亦当作文物保护。否则,传统民居文化会断代消失。上世纪文革破旧立新,我们折了不少百年老宅,而山西、江西、浙江等地就没有盲目跟风,保留了不少历史民居,今天看来,他们不仅保护了民俗文化,也让这些老宅也产生了较大的旅游经济效益。荆门地区的赵坡老屋,大泉村老宅,邓家祖屋、钟家大院、九十九间屋很值得保护,特别是赵坡老屋具有较高的地理人文价值。
       四、新农村选址也要讲究周边环境。当选择背山面野,或临水而居,有四象环护更佳。忌选址在高岗和山脊,或前高后低地段规划建房。
       五、新农村民居建筑风格要保持本土文化特色。不要邯郸学步,荆门地区现在一些民居上加修的马头墙纯属不伦不类,画蛇添足。民居门面只有二间的房屋因为无中心,不利久居。传统民居正立面模数一般为三间、五间、七间或九间。江汉地区应保留传统三间式四合院布局,一排为宜,避免多排。多排民居不利于贮藏农作物和家禽喂养。三间开间模数为中间4.2米,两边3.9米,总宽12米,深7.6米,后院天井深3.9米,后院房深4.2米。  
     荆门现在推行的新农村房均为双数,所以导致无中心房,非久居发祥之房,不可取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11 13:19 , Processed in 0.0495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