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0|回复: 4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闲话荆门城市发展39评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2065

帖子

91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48
发表于 2018-12-22 08: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闲话荆门城市发展39评)

    根据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将会加大推进城镇化建设,创造条件让农民进城。这对缓解地方土地财政困境是好事,对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是喜事,对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是福音。由于中国的政策往往是运动式的,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盲目推进,在执行中容易造成偏差。怎样因势利导,正确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农民谋取最大福祉,需要决策者们的智慧。
    回顾历史,新中国城立后,荆门地区曾经有几次盲目运动式跟风的教训:
    一是一九五八年“大办钢铁”:荆门人响应上级号召,高举人民公社伟大旗帜,在“九合一”中,家家断炊,加入集体食堂吃大锅饭,折房子砍大树,砸锅卖铁,建高炉大办钢铁,使不少农民在“大跃进”狂热冒进的岁月里深受折腾,劳命伤财。
    二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浮夸风”:荆门人紧跟大好形势,在饿着肚子修漳河的情况下,还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跟着浮夸风,虚报亩产,食不果腹,也要满怀豪情卖公粮。致使荆门成为湖北饿死人的重灾县,幸亏湖北省委发现情况后,即时派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的梅白到荆门兼任县委书记,调拔几百万斤粮返回荆门,挽救了几十万人面临饿死的困境。
    三是文革期间“破旧立新”:荆门人积极参加文革运动,烧黄书、拆寺庙、毁老宅、捣宗祠、砸文物、毀古迹。有的家庭甚至翻箱倒柜破四旧,把自己睡觉的雕花床,以及凡饰有古代图文的坛坛罐罐、桌椅板凳、古玩字画、家谱等都搬出来统统烧掉。致使荆门地区好的传统民居和民俗文化几乎绝迹。而山西、安徽、江浙一带的乡村没有盲目跟风破旧立新,保留了不少历史民居和古迹。今天看来,他们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也让这些遗迹产生了较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荆门地处山区、丘陵和平原接合带,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平原和城镇周边人多田少,而丘陵和山区则地多人少。灵活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守住田园,守住青山,守住乡愁,才是真正的城镇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实证明,荆门人很老实,很听话,政治思想觉悟高,相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会继续顾大局,识大体,保持光荣革命传统.顺应潮流,舍家弃园,踴跃进城购房,为防止当前经济下行和城乡发展做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8 04:11 , Processed in 0.0483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