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荆门城市发展(二十六) 两个观念误区制约了荆门城市发展 李 勋 明 在今年的两会上,从众多委员发言中深切感受到,大家比往年更为关注道路交通以及文化旅游发展问题。特别对城区交通堵塞反响强烈。在去年的两会上本人曾写过一个《关于加大城市道路建设的提案》,对城市交通拥堵作了前瞻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可惜提案转到相关部门,回复仅打了电话了之。没想到一年后的今天,本人所提的问题很快就成了热点,比以前预想来的快。 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中心的形成,必然有它独特的历史条件。有的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沉淀积累,特别是商业行政区域一旦形成,便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即使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亦是如此,不论其城市如何向外扩张,其文化商业繁华地段始终很难动摇。同样,荆门老城区的商业文化中心地位,亦非人为能一时改变的。人们已习惯了在老城区置业兴业,这是客观存在,怎么办?我们只有应对,慢慢疏散,但是往那里疏?先决条件,其人居环境优势不能比老城区差。有人大代表提出迁走客运站和陆续南迁行政机关来改善老城区交通拥堵,那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根治非一日之功。应对老城区人口密集和交通拥堵将成为来几届政府的逃不脱的重点。 掇刀当初定位为工业经济开发区,结果搞成了大杂烩,现在还有多少工业用地?开发区名不符实也!笔者曾经多次撰文阐述,荆门首脑机关搬迁时机尚不成熟,即使将来搬迁也应该择风水旺地,建二栋大楼集中办公,以减少公共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然而,近几年不少行政机关却纷纷迁掇刀抢征黄金地段建办公楼。有的机构庙大和尚少,一人占几间房办公都用不完,浪费土地,浪费资金。更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搬过去的机构,由于其干部员工均居住在老城区,不得不自购专车接送上下班职工。不仅增加了公共成本,浪费纳税人钱,更造成了南北城之间的道路高峰堵塞,首脑机关南迁可以休矣! 谈开发漳河就是污染,谈开发漳河就是建农庄的观念误区始终困挠着荆门人。关于开发漳河,个人观点,在漳河建一主景和接待中心是必须的,那种欲除人迹而后快的提法实在不可理喻。荆门有了漳河后,如虎添翼,不会利用才是傻瓜。现在城西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是城北、城东、城南都无法超越的,因此人居必须倚荆山向漳河方向靠近,“靠山得势,依水生财”,只要不是弱智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只有高起点建设西城区,才能拔高城市品位,才能逐步引导人居西进,疏散老城区交通人居拥挤。今年两会上居然有单位发言,要求为了所谓保护漳河,缓修漳河大道,城市不要向西发展,简直荒谬之极。 过去,在谈漳河色变和首脑机关南迁这两项观念误区下,使凤凰花苑这样一些大的政府投入选在了不该选址的地方,导致贱卖……。同样城市运动公园也选在了不该选址的地方,不仅挤占了开发区的有限土地,也影响了该公园将来的后续利用……! 可以预见,搬迁首脑机关和谈漳河色变这两个观念误区今后会严重制约城市良性发展,也会迫使政府许多决策偏向,而且这两个观念误区带来的后遗症也会越来越突出。相信10年后回头看,很多人会认可老朽今天的言论正确性,可惜到那时代价太大了!因为我们只能在重复折腾中被周边城市甩的更远。如此这般,未来几任荆门市长,不可能有留名青史的政绩,弄不好,还会功败垂成。唯一出路,只有跳出以上两个观念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