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荆门城市发展(第31评) 荆门再不重视沙洋 必“老”无所依 李勋明 最近在荆楚网“中部崛起”上看到沙洋同胞在《沙洋强烈要求加入潜江》一帖,不勉感慨。 从历史上看,沙洋始终是荆门的财赋之地,历代州官无不重视沙洋,财政无不倾斜沙洋,查查荆门州志一目了然。昔日经沙洋的汉宜公路是荆门通向省城的主干道。昔日的沙洋码头是荆门对外的贸易集散地。
可以说没有沙洋,就没有荆门。 七十年代后,荆门发了,却忘记了沙洋这个儿子,码头规划移建它处,水陆交通绕开沙洋,长荆铁路绕开沙洋,武荆高速绕开沙洋………。 可笑的是这一次武汉到荆门的城际铁路规划,从天门经沙洋到荆门明明是一条直线,却又绕开沙洋,走京山一钟祥,相关方美其名曰:“选择走京山、钟祥,带动力更大”。估计这一举措,让沙洋有识之士心寒到了极点。才喊出宁可去跟穷朋友潜江小市,也不愿再跟堂堂荆门大市了,难道不值得荆门老子们反思一下自己是怎样对待沙洋的吗? 客观上讲,沙洋的历史人文,地理条件,水利条件,区位优势,经济条件,都不比周边某些县市差,沙洋却成了弃儿! 钟祥和京山迟早是要划出荆门的,他们永远会说:“荆门依靠我们才发展的”。沙洋却是荆门永远离不开的经济支点,今后仍然是荆门唯一可靠的“儿子”。 古语云:“不看朋友对自己,只看朋友对别人”。手拍胸膛想一想,大荆门成立后,决策层把沙洋放在什么位置,有不少沙洋出生的干部现在都在政府身居要职,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外来干部不熟悉荆门历史,昏昏,难道你们这些土生土长的父母官也昏昏? 荆门再不重视沙洋这个“儿子”,必老无所依。 无独有偶,昨天又看到一篇《建议撤销荆门市,团结江汉平原》的帖子,这个帖子虽然是个口水帖,也非大荆门人所写,别人为何敢如此藐视荆门,值得荆门高层思考。荆门近10年在三个观念误区下,城市五区分荆,弃水立城,偏离良性发展轨道,造农谷和搬迁首脑机关又严重消耗了城市实力和竞争力。荆门失去区域中心城市是迟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