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70|回复: 0

鼎建罗稼第记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发表于 2022-9-2 19: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鼎建罗稼第记 (2011-11-20 17:19:21)[编辑][url=][删除][/url]
       今年四月中旬我在东宝山监理修建青龙观牌亭时,有幸认识了从深圳归来的游子罗先生。通过交谈了解,罗先生是一位孝子,他为了回报二哥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之情,决定无偿帮助二哥建一新居,请我帮助设计一套房屋方案,并要求体现耕读传家和孝悌之意。本人为其孝心感动,到实地踏勘后,发现该地位于沙洋县五里镇南左冢西南处,东距新时期文化遗址马家垸约二公里,是一处典型的农耕之乡,本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于是帮助设计了一套融中国南北传统民居风格于一体的庭园式建筑方案,并将周围环境整治结合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规划,取名曰“罗稼第”。 “禾”与“家”组成的 “稼”字,蕴含了劳有其禾,耕有其居之意,加之罗姓在该地有三百余人,用“罗稼第”命其宅名也具有广泛性。也符合罗先生耕读传家之本意,罗先生看后欣然同意。于是本人帮助义务监工。在施工立求精益求精,在周边环境改造中,特别规划了 “楚亭”等代表本土原始文化的景点,例如巧妙地将左冢出土的楚棋盘、铜等文物放大再造为景观,楚棋盘制作完按原始盘放大成石桌,将铜复制为成品放置在莲湖龟岛上,另有一番意境,很有观赏价值。再过一个多月,罗稼第将全面竣工,到时请网友价去参观。


                     鼎建罗稼第记
                             李勋明

     维辛卯仲春,余陟乎荆城东山建亭,一日罗公天福携友来游,徘徊亭侧,赏其古色,久不肯去。寒喧间,罗公慨然叹息,自幼离家,奔波四方,入仕行武,退役南国,年近天命,尚未报父母养育之恩,家兄规训之德。今欲倾其半生积蓄助二兄复其故宅,上奉高堂怡养天年,下扶兄长延续祖稷,余为其善心所动,欣然前往,勘其宅地,但见岗岭回环,如龙盘曲,稻菽滚浪,如凤舒翼。老叟皆言斯地位据荆襄古道南北之通衢,北倚五里老街,南抵建阳古驿,马家院新石器遗址遥遥在望,春秋楚墓近在里余。百千年来物阜民丰,福祚绵裔。
     余归来连日构图,设本土古典民居方案一套,罗氏兄弟观之甚悦,遂慷慨斥资,择甲午月乙卯日破土奠基,立向坐乾向巽。施工月余,奈何老母刘氏不幸驾鹤西去,罗氏兄弟悲恸不已,停工举哀数日,极尽孝仪。嗟呼!人寿柱杖之年古来稀,刘母生前已睹厥成功半,虽未坐新居华堂受儿孙之拜,亦当含笑于九泉也!
     孝事礼毕,旋即鸠工庀材,挚友蔡西云,苏小平监其事,木瓦工胡伦杰,赵云精其工。砖瓦购于安徽怀宁,门窗采之浙江东阳,历时四月,升之以轩牖,竖之以栋梁,架八脊一十八柱构一十六楹五廊。墙砌明清青砖,屋盖唐宋瓦当。脊塑鸱吻凌空,檐雕仙人骑凤。辟景门通幽四院,镶石花点缀檐窗。贮名画于两庑,藏典籍于书房。奉老祖于正厅,祀列宗于中堂。堆瑞土隆扶后山,收四水汇聚前塘。垒小山护其左弼,浚曲水绕其右辅。培竹树掩映建瓴,育藤萝蔓衍亭廊。
     宅之四隅,巧施江南园林之景,再现本土人文之遗;布八卦、设楚棋、待高士来识。铸秦、收甘露、供佳人来饮。植松柏,栽樟梧、引鸾凰来栖。平菜圃、整禾田,育有机之粮。扩水域、筑莲湖、养野生之鱼。幽乎哉!绿树环绕龟岛,碧波荡漾石矶,长堤环如玉带,虹桥倒影涟漪。曲路蜿蜒花间,仄径迂迥林邃。山不高而凝灵,水不深而聚气。斯绝妙景,不可殚纪。
     役成之日,罗公天寿欣然命笔,取兄弟四人名后一字题中堂匾曰:“贵寿福堂”, 罗公天福即兴作序,赐四景门名曰:“清风”、“ 明月”、“ 虚极 ”、“静笃”,题棋亭石曰:“归真” ,以释其淡泊之情怀。余因有感焉,乐撰其大门联曰:“天道无亲常与善 ,地壤薄瘠时酬勤”。恭请书法大家董当年先生书大门额曰:“罗稼第”,喻罗氏世代以耕读传家,惟孝惟亲,惟土惟本。
     嗟呼!园之广不过数亩,宅之阔不过百丈,四方附景,六合抱一,赫赫乎!巍为荆南民居一景,为斯地幸,为罗氏幸,亦为本土民俗文化之幸矣!尤望百年后贤不忘先辈创业之艰,勤缮斯宅,长发其祥。辛卯年戊戍月,是为记。
                                           见《荆门日报》2011年11月6日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4 04:21 , Processed in 0.0549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