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真水无香 于 2021-5-1 12:39 编辑
京山市楹联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周 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人民深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史,正隆重筹庆建党百年华诞的热潮中,我们京山市楹联学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学会实际情况,进行了内部改选换届,并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复。今天在这里正式召开京山市楹联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 兄弟县市楹联学会的同仁有: 本市兄弟文艺群团组织的同仁有: 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莅临,我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你们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我会并指导工作,是对我们最热情地支持与鼓励!我代表京山市楹联学会对大家的到来再次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与感谢!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们京山市楹联学会的前身是京山县楹联学会,成立于1983年,至今已38年了,是当时全县成立最早的文艺群团组织。在前几届学会领导的努力下,学会克服各种困难,在继承楹联悠久文化习俗、普及楹联文化知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原京山一中校长黄晓秀先生领导下的京山县楹联学会第三届理事会,2005年高质量地完成了《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京山分卷》的收集整理、编纂出版工作,本书由联坛耆宿张长缨先生主持编纂。本书是当时全县最早出版的群众社团文艺专著之一。本书共收录古今楹联作品1603副,作者373人,时间跨度达600年。记录了京山悠久的对联文化与习俗,对楹联的传承与普及作用,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对提高京山文化的软实力与悠久文化底蕴的知名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前几届学会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与成绩,正是本届学会学习的榜样与努力的方向。 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由于它外在的形式美,内在的音韵美,广为全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由于楹联立意平实,实用性强,短小精干,易记易诵,特别是又与我国特有的书法艺术紧密结合,所以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2006年5月“楹联习俗”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对照习主席的指示,楹联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增强本地的文化吸引力,提高本地文化的影响力,是我们楹联学会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决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团结好本学会一班人,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学会人才在诗书画上的优势,大胆地、积极地投入到目前京山全市70万人民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伟大活动中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任务,扎实进行楹联创作。目前我市农村各地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景点的建设,建筑起了大量的楼、台、亭、阁,这些建筑配上一副言简意赅、蕴意深远,与之赏心悦目的书法艺术相结合的楹联,应该说,这是一件既增色当地山水美景品位,又提升了当地文化自信与品牌的大好事。同时也说明,楹联在此次运动中,是大有作为的。另外,楹联作为国粹,我们既有提高的责任,更有传承普及的义务,我们利用楹联队伍中教师多、老同志多的特点,与中小学校结合起来,传授楹联知识,弘扬中华文化,普及国学基础知识,培养少年儿童对祖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为将来建设祖国增添点智慧与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最后我用本市一位联家撰写的一副对联,结束我的发言: 两行词语妙用,升华京山十万创新事物 一副对联精编,演绎云杜千年今古风流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