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龙泉的源头在哪里

1 / 3209

125

主题

284

帖子

10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2
发表于 2018-11-11 10: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泉的源头在哪里
王君
       蒙,龙,惠,顺,是荆门的四大名泉。到过荆门的人大都不例外来此胜赏过。其中的蒙、惠二泉,还有幸多得名家吟唱。唐代如李德裕、温庭筠;宋代如“三苏”、醉翁;明代如公安派诗人“二袁”、竞陵派诗人“钟谭”等。龙泉出生最晚,无缘沾名家一题的光,如今却偏又最有名。商店字号、企业品牌以至于文化教育,政权机构等,争抢着以它为名。渐渐独领风骚,卓然成为一文化现象。
       是“有龙则灵”的心理作怪吗?
       其实在泉而言,所谓泉应该是地下水涌出地表的自然源头。龙泉不过是清代荆门知州舒成龙编造的神话,以人力开凿成的,显然并不具备完整的自然属性。经考证,舒成龙也并非简单爱泉成僻的“泉石膏肓”一类,那么,此君造泉的动机何在?
                                                                                            
       大凡,新官上任总有三把火,但舒成龙的三把火烧得肯定不旺。否则,便不会有后来一系列故弄玄虚的“造神运动”了。
乾隆八年秋、舒成龙上任伊始就着手整顿吏治,设“申明亭”和乡约、地保以完善基层的政权建设;同时废除了延续多年包征田粮的里书制度。触及到地方士绅的利益。紧接着兴修沙洋官堤及一系列水利工程,筹集纹银27500两,加重了农民负担。这在他作为知州,本属勤政之举,无可厚非。但当时的荆门有多大呢?年产不过“八山二湖,赋三万而余”(《荆门隶州志》)加上同时改变两项大的旧制,兼大量役使民力,无疑会引起地方上智识阶级和普通百姓的共同不满。况且,荆门人本不是那么好惹。明代李维贞《徐荆门德政录序》所言:“民俗好气、任侠、为奸,号称难治。”当不是虚言。
        “荆门……居官者,非才有余不足以任其责。”(《元史》)舒成龙对此并非全无心理上的准备。地方官上任前,都会对自己将去的地方作一番了解,诸如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之类。在心头模拟,对自己掂量。舒成龙当然照做了,但他自信干练,有一套任事本领的。“成龙自幼举止端庄,言笑不苟……年二十如京师,以忠信好义闻都下。怡贤亲王耳其名,聘至府邸,询以实务。成龙陈数条,皆中肯,王喜曰:经济才也!”(《荆门直隶州志•舒成龙传》)从小就是“官胚子”,王府跟班十年,什么没见过?但他这一回犯了操之过急的错误,荆门远不是他代理知县的谷城、竹山、房县、勋县等处,远不如那里的百姓好糊弄。
        荆门人见过世面,见过好官。开口陆夫子如何,闭口文安公怎样。那种被百世大儒陆九渊领导过的光荣感,那种曾经沧海,拿现领导不当干部的傲慢首先令舒成龙不快 ;二是荆门人对“龙”的排斥。东山青龙和西山白龙分别用两座道观镇住,还外加一座“拦龙桥”拦住白龙。州署衙门却建在“凤凰台”,唯“凤”独尊。岂不知新任郡守名“龙”字御天,是京里来的从龙之臣?舒成龙心里愤愤然。
        难捺的冬天过去了。
         次年九年八月二十一日,“柳家湖……麦一穗,两岐者二十余茎……异光夺目,微香扑鼻,异瑞物也!”(舒成龙《瑞麦记》)机会来了。
         这还不算,“得瑞麦后二日……马良……牛产麟。”(舒成龙《产麟记》)
        舒成龙抓住机会,拿“祥瑞叠现”说事:“国家深仁与厚泽……是以草木鸟兽胥效其灵也”。(见《产麟记》)你们荆门人总比草木鸟兽强吧!
        舒大人果然福泽深厚,不同凡响。既然天命不可违,往后一切唯老父台马首是瞻!此时荆门人真的被他唬住了。
       其实,“异”麦是否瑞兆且不去说,世上真有麟吗?即便是有,那种“含仁怀义,音中钟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的灵物也断不是牛肚子生得出来的。《春秋》到是有“西狩获产麟”的记载。当时,孔圣人正拿把刀刻写令“乱臣贼子惧”的文字,听说后跑出去,看了就哭:“你为什么来呀?为什么来呀?”《春秋》“遂以此绝笔焉。”
舒成龙的荆门之政却是由此出现转机,从此政令畅通。
                                             二
        “于是葺学官,营三仓,置官廨,建二闸,复修文运桥以振之风,又构来龙桥以通地脉。”(舒成龙《龙顺二泉碑记》)
       这里,舒成龙又弄了玄虚,什么振文风、通地脉,纯粹阴阳风水的方士之说。但此时的舒公已经不是初来乍到,说什么就是什么。舒公废除里书制度,荆门士绅代表蔚钟颍先生马上表态:“里书者,百弊之所滋也,万姓之所仇也,爱民者之所痛而惩之者也!”(《除里书序》);舒公说:“西桥……关合郡风水。”(《龙顺二泉碑记》里又)荆门士绅代表宁绍殷先生马上附和:“西桥者,荆门来龙之所也:无西桥是无州治……因名西桥来龙”(《新建来龙文运二桥记》)
        打住,过去不是“拦龙桥”吗?怎么说话就换“来”字了?究竟那个字真实呢?荆门老百姓一时糊涂了,倒怀疑自己的祖先们在一音之转间发生了错误。
        原来,强调西桥重要地位的要旨正在于此,即使原先的西桥真是“拦龙”不错,现任知州的名子里有一个“龙”字便不该继续“拦”。否则州治还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就“来”吧,既来之则安之,安其居才能乐其业。官廨之外, “龙”也要有个安居的地方才是,舒成龙于是决定下一步造龙宫。
        “龙宫”,听起来怪吓人的,但舒大人的龙宫不过是挖一眼泉,很简便。
        按说,泉也不能凭谁一句话随便冒出来。但舒成龙跟过怡贤亲王,这位王爷兼管水利,大小跟随多少都有点找水的常识。舒成龙早已看得的明白——蒙惠二泉相距不过百步,中间定有水源。何况,荆门城地下水资源本就丰富,哪里挖不出水呢?
        于是乎,舒成龙“梦得龙泉”---
        “方寐……二泉间一人垂绅立……此泉神也!……命工掘之,未三尺得石碣。少顷,石窦五清流上涌,混混不竭。 余惊曰:前梦于兹验乎?试碣观之刻有诗,云:‘泓泉敷润有深功,石窦涓涓海眼通,岁稔时和霖雨足,风云长静白龙官’。……后刻 ‘宋绍兴壬申仲冬知荆门军吕元题’十四字。又二石,各镌寒疾医方……”(舒成龙)龙顺二泉碑记)
又是天意,而且有诗为凭,那么顺理成章,以“龙”名斯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284

帖子

105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1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