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97|回复: 0

龙泉公园改造不能再没的门(闲话荆门城市发展55评)

 关闭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2067

帖子

91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56
发表于 2018-11-9 22: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泉公园改造不能再没的门(闲话荆门城市发展55评)
李勋明
    象山是荆门文脉所在,它的每一寸土地都蕴涵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证明,象山在舒成龙和朱同炳任内的两次大修,都同时给荆门城市带来了飞跃发展。这些年本人不顾讨人嫌,不惧得罪人,不怕挡人财路,写了不少关于如何正确升华象山人文的文章,就是因为象山这块风水宝地太珍贵了。下面就此次升华象山项目再谈两点浅见,供有识之士参考:
    一、布置露天人物雕像要慎重: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摩崖石刻,很少有地方供奉露天人物雕像。君不见,天下名山,没有庙宇把主神一身分二处。记得前年重修老莱山庄时,本人曾竭力反对在老莱山庄大门前立老莱子雕像,因为在大门前竖了老莱子像后就不能再于后殿奉老莱子坐像了。老莱子不入坐中堂,接受信众朝拜,必无香火,庞大的老莱山庄又冷冷清清,靠财政供养!
    此次象山改造,又规划在公园大门中轴线上单纯竖一尊象山先生雕像,不符合象山儒、释、道三教之根本。另外,陆公的历史地位与莱公、佛祖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在入口中轴线上单纯放一尊陆公像,过分宣扬陆公,不仅使陆祠一主分二身,矮化了象山历史人文,也冥冥中得罪了老莱山庄的老莱子和唐安古寺的佛祖。
    二、龙泉公园大门不能再没的门:民间常用“没的门”三字形容没的哈数的人,可见门多么重要。此次升华象山,本人曾建议新增的象山两处牌坊,南门命名为“象山”,北门命名为“蒙山”。龙泉公园大门仍名“龙泉公园”(见附图),可惜和者皆寡。此次改造,把本来就空空如也的公园大门两侧方亭也要拆除无门,孰不知大门太通透,无关锁,则吉气不聚也,其中之理,几人知之?善哉!盛世之期,赫赫象山,唐安古寺不能复原,老莱子不能入殿,陆祠主分二身,实乃咄咄怪事。我想如果没有妖魔鬼怪作崇,相关者们大概不会犯这些常识性的低级错误。其实只要在大门主楼后两侧各加一根立柱,便可把两侧方亭改为横脊与主楼相联,使原来三个独立的大门建筑融为一体(见附图),可惜无人听!
    三、庞大的象山公园应该容得下一座小小舒公祠:这次升华象山,初步规划时拟复修舒公祠,可谓是一项重头戏,可惜受阻,无法落地,令人扼腕!舒成龙在荆门治州十二年,重民生,兴文化,给荆门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无人可及。特别是在象山造龙泉,构十亭,修书院,修老莱山庄,维修陆夫子祠,重塑陆九渊像,把陆九渊高祖以下四代立牌位供奉,春秋祭祀。舒成龙为兴扶象山文化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修龙泉书院就捐资四千余金。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容不下这位对荆门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先贤!不让他在象山有一席之地供后人奉祀,我们良心何在!
    城市兴衰,匹夫有责。守护象山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责任,鄙人爱象山心切,话实说,难积口德,让恨者去恨吧,星星知我心!
01.png
龙泉公园大门现状图
02.png
龙泉公园大门改造后应该是这样
03.png
舒公祠平面图
一、设计依据:
根据甲方提供的选址地点,结合《荆门直隶州志•舒公祠图说》设计。
二、设计理念:
力求恢复舒公祠原状建筑,充实文化内涵,弘扬舒公德政,藉以昭示来者,使之成为文物。
三、建筑概要:
根据《荆门直隶州志•舒公祠图说》,舒公祠平面布局大院套小院,前殿与后殿之间用照壁隔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藏风聚气的设计理念,由于舒公祠图说没有庭院详细尺寸,此次设计只能按照古建房屋设计规范模数推理,头门三楹,宽16.2米,深21.6米,中为过厅。过厅设宝壁一道,左右室为接待和流通处,头门建筑后6.3米为照壁,照壁左右开门入后殿。照壁后9米为拜殿,殿前设石香炉一樽。殿内装饰按古州署大堂布置,殿后3.6米为院墙并连接前院为城。由于舒公祠现选址右白虎地势过高,故左围墙设计高出右围墙10公分,并设东门一道,以抬高青龙,亦作偏门,人流疏散通道。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和庭院总占地面840平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270平米,庭院面积565平米,照墙长22米,院墙长110米。
04.png
这次升华象山,初步规划时拟复修舒公祠,可惜受阻,无法落地,令人扼腕!
224436gl08m155wo71pxip.jpg
224722ulc1111o3bomioom.jpg
《荆门直隶州志·舒公祠图说
〔舒公祠〕在西城门外,祀故州牧舒成龙。乾隆二十年,舒公升守衡州时,州人公建生祠于荆园。二十一年,舒公以外艰回籍,路过荆门,寄宿龙泉书院,复以三百金自置褚、王两姓田房助书院膏火。四十五年,故吏黄中理、士民胡异撰等呈请夏牧,将田房拨入生祠,以为岁修之费。时,舒公侄其绅守西安,寄银五十两助理生祠,遂改建于所买褚姓房内,即今祠也。共成正房三间,头门一层,围墙数十丈。五十年,奉文禁革祠宇碑记,旋奉督抚札批原任荆门州故牧舒成龙生祠改建龙神祠,以昭诚敬。而州人仍祀公像于中,改其额曰“舒公书院”。五十一年,高牧批准以舒公自置田房招佃承种,每年收租钱六千文,永作香火之资。书院肄业诸生以岁之九月十五日致祭,盖公生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11 07:31 , Processed in 0.0594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