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8-2-4 17:59 编辑
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在哪里?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却下降了。现在班子多多,政策多多,其实就那么几个主要****在唱独角戏,这几年荆门招商引资为什么逐步落后于兄弟城市?为什么负面新闻多,为什么贪腐大案多?从俊贤兄、祥政哥、吴理国、李天贵、高占松等较大贪腐案中可以看出,他们所属的单位和房产商几乎都向他们行过贿,其实还有很多类似大案没有暴露,行贿受贿之风在荆门尤盛,已形成恶性循环!我看受贿者和行贿者可能都感到无奈,它从侧面反映了荆门的投资环境和行政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可以说在荆门求官求财,不“坐一坐”“聚一聚”,不托熟人或利用关系恐怕很难来事,这一点已成为在荆门立足者们的共识。
一、各级行政机构效率低下。
区乡镇主要官员任职,实际上都是上一级主要****确定,这就很难产生好干部。一二把手说了算,造成一些副职官员唯命是从,奴才干部越来越多,有的行政单位几十人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都是放在无为的会议和接待上,会议开得多,****讲的多,文件发的多,具体落实成了空话,“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一些官员在台上讲话是英雄,在台下是狗熊,只打雷不下雨,什么事都办不成,如此行政,民能信乎?
二、提倡国家公务员创业经商,更使贪腐之风盛行
鼓励国家公务员搞第二职业,使一些国家公务员不务正业,把精力用在以权谋私,或变相把国家利益变为自己的利益,一些干部办的酒店或实体,实际上就是洗钱,这也是吃喝风盛行的主要原因。那些没有实体的小公务员则利用职权替人办事吃回扣,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泥虾,如此之风盛行,民何不怨?
三、务虚活动愈演愈烈,空头数字越吹越大。
务虚考察、务虚研讨、务虚工程、务虚会议、务虚签约,使老百姓和基层单位深恶痛绝,有的企业还未投产,就花了不少精力来接待一批又一批的上级来人来团,苦不堪言。签几个亿的招商造势活动,到头来“八”字没得一撇,劳命伤财。如此空头数字多多,民能安乎?
四、行政软弱无能,缺乏有正气的官员,使社会不良之风上升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些单位和个人达不到自己的私欲,就去堵市政府门,为了维护所谓的和谐社会,只要那里出了事,有理无理,都由政府来买单,以息事宁人。例如某居民索要一经营户所谓噪音费未果,就上网发贴或到市政府堵门,害的****安排环保、消防等部门兴师动众去核实。如青山拆迁和一些无理上访户等等,政府拿钱买单了结……。正气官员今安在?
五、媒体与本土文化和市民越来越远。
媒体不愿触及本土时事****,免得惹麻烦。例如荆门日报原来有一个《星期天漫谈》专栏就办的很好,媒体只有贴进市民和本土文化才会有生命力。这几年荆门文史研究没有新突破,文化旅游业发展缓慢,一些文化研究专业人士也习惯了闭门造车,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缺乏新意。新出版的《荆门州志》是一部最真实而且具备继续考证挖掘的本土史料,然而束之高阁,倘若相关部门组织一些探讨性的研究发掘,倘若本土报刊杂志连载点评,搞一些结合实地的考证报道,不仅弘扬了本土历史文化,亦可贴近本地读者,还可以为文化旅游业找出新的文化卖点,如核查《荆门州志》所记载的一些驿站、古镇、古道、庙宇,山寨、河湖、寻找古鄀城、古权县,还象山儒、释、道本来面目,重新定位一些本土历史人物等等,都可以为荆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打开新的突破口……,
总之,荆门需要立意高远的城市规划,需要高瞻远瞩的官员,需要有骨气有思想的本土文化人土和中上层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