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人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32|回复: 6

[诗联词赋] 荆门古联 李勋明

[复制链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发表于 2024-8-19 12: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4-10-31 12:54 编辑

荆门古联
2019-05-28 14:12:00
李勋明



荆门仙人岩
深传鸟语;瘦点苔痕。
荆门马鉴

京山京源山石刻
枯石茎瘦;
清鱼影寒。
孟郊

荆门普惠洞
泉传响长林下;
鸟变声幽谷中。
唐凯

京山仙女洞
中有月原无月;
间无神却有神。
襄阳单懋谦

钟祥莫愁湖水阁
片湖光比西子;
秋乐府唱南朝。
郑谷

门白鹤亭
石间得少佳趣;
三子当惜寸阴。
郎锦骏

荆门抱璞亭
玉已三献  
禽会一冲。
司马光

京山孝子亭
此地而装点些须,挟具以游者盖有;
斯亭以昭兹来许,闻风而起者其谁。
张观国

玉亭吟诗,海阔天空李杜笑;
台山舞剑,神出鬼没日月惊。
方梅

荆门圣境山
荆北无双妙景
襄南第一名山。
清荆门知州王树勋
京山易镜清墓碑
日良臣馨此地;
留福壤镇东山。
京山易本娘

京山南城石碑
心保国,某在斯,某在斯,必以告先令尹;
土殉名,亦若是,亦若是,此之谓大丈夫。
徐王林

友元墓碑
世同仁,莫负名声归地下;
秋一日,好悬心事向天中。
京山郑友元

钟祥白鹿寺
鹿寺观白鹿池,白鹿池中腾瑞雾;
龙山抱乌龙洞,乌龙洞里涌甘泉。
钟祥刘洪

钟祥某寺
寺盈若沙大水;
古乐永不小流;
天门沈年

京山长庆禅寺
去月来花弄影;
呼海啸水生波。
陈耀庭

月春花不少佳趣
京山流水别有知音。
陈耀庭

石孤云窥色相;
池皓月照禅心。
蒋立镛

帘暮卷西山雨;
栋朝飞南浦云。
董其昌

京山赵横寺
从天宝登三宝
是京山第一山。
郝玉吾

宝梵王宫,神仙募造,有唐殿宋碑,半座山石塔;
朝丞相府,夜半飞升,余龙池韩井,几株影波椤。
京山郝楚望

京山陈良庙
纵不横,战国之中真儒者;
杨非墨,子舆而外只斯人。
安陆陈中龙

南新野邓禹庙
七云台光弁冕;
三艺圃绍弓裘。
京山鲍觉生

京山陆丞相祠
上孤儿赵天子;
中尺地宋山河。
京山鲍觉生
京山申包胥祠
矣适吴成孝友;
哉兴楚赖君灵。
京山鲍觉生

门萃英馆
湖万里水云阔;
木一溪文字香。
张延锴

中堂
山托地能千古;
水言天喻一灵国  
荆门徐鄱

鼎转丹光照夜
堂给口气如虹。
荆门魏泽宏

湖万里水云阁,
木一溪文字香。
荆门张延错

里烟波鸥境界;
前风雨鹤程途。
荆门蒋介梅

王邸
平海内文章薮,
雅河间礼乐宗。
京山鲍觉生
翰林院学士孙之翰
字路生前走多少
林院死后席空虚
京山刘辉荣

荆门东宝塔
影横时山月小
烟笼处晚风清
明 张躁
屈家岭普云寺
知月色山中好  
听鸿音天外悲
清 一揆禅师

京山如意寺
闲深树寂 定草堂虚
明 魏实秀

京山易家老屋
梅岭生春鹤算频添盈海屋
蘐庭种德銮封竚晋报慈晖
清 易镜清

团坊村李氏老屋女寿联
悦设重阶梅嶺春回欣舞采
珍呈三豆萱堂日永乐含饴
清 王元清


门通小径怜芳草,
石倚危屏挂落泉。
清·周瀚题绎志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4-10-29 15:11 编辑

门市团坊村李氏老屋女寿联
悦设重阶 梅嶺春回欣舞采
珍呈三豆 萱堂日永乐含饴
甲午科中试芷友王元清首拜赋

门市栗溪唐坪村张正全墓园坊联
德合乾坤同居福地 芳腾兰桂永乐佳城
居仁里俗为美 死葬吉穴后克昌
清水秀千年盛 子孝孙贤万代兴
水青山谁作主 苍松翠柏自围茔
同治年二月二十八日

门通小径怜芳草,
石倚危屏挂落泉。
清周翰题绎志园

九龙谷玉皇阁西土地庙
     
   正直通三界,
   威灵镇一方。
   
     落款: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秋月吉日。


纪山寺中殿石柱联

允矣,慈悲大士看苦海无边,静坐莲台看古佛;
诫哉,灵感观音知迷津有岸,勤撑宝筏渡世人。


后面两根石柱
甘露宏施,功裕白华山上;
慈云普荫,道全紫竹林中。

清胡琼萼诗三首


          深   闺   吟
             胡琼萼
深沈院宇那求宽,小小妆楼志易安。
夜静无人帘不卷,清光一缕上阑干。

          书     怀
生平重义慕清流,每借孤吟遣百忧。
自赋心原澄似水,偶题意亦淡如秋。
患深敢怨乾坤窄,命薄且随岁月悠。
不惮艰难完苦节,羞攀骥尾谢班俦。”

          自      嘲
肩寒身缩首飞蓬,破碎单衫透冷风。
惟有贞心一点热,摧霜折雪尚争雄。

     荆门直隶州志载:胡琼萼,荆门卫守备蒋之溁子兆登之妻。父学瑗,长乐县教谕,兄兆兰,翰林院编修。萼五岁随其兄读,三年即工诗,其自叙云:“洎我特之云亡,靡他矢志。悼人情之多忌,诱子为非,侵渔不已。入手财帛以皆消辟蠧,何从伤心?田园之遽尽,遂致茕茕。母子屡迫在陈,未闻侃侃公论,一为防卫。满腔悲愤,欲触不周之山,一点辛酸,难填无涯之海。”著有《危苦词》,类皆悲楚之音,其子婿刘炳星易名《冰清集》。次子体恭能振其家声,录而传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6: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学枝辑录古今对联31副,诗词11
祝贺罗傅结婚大喜
玉阶对策三千字;
金榜题名二八时。
注: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 • 人物志巻九》介绍:罗傅,字次卿,荆门城内北门一带人。“明嘉靖戊子、己丑(1528–1529)联捷进士。罗幼负夙慧,年十二举神童。登第时方垂髫,奉诏归娶,闾里荣之。当时的州牧赠以此联。贺联题目为笔者所加。
辑录:杨学枝

性慧和尚塔联:
寺压山河天宇净;
塔悬日月地光明。
注:性慧和尚塔位于现东宝区子陵铺镇建泉村三组团山寺遗址,清康熙十年(1671)由当地居士捐资修建。
辑录:杨学枝

通慧和尚墓联:
磨砖知得道;
飞锡喜凌空。
注:通慧和尚墓也位于团山寺遗址,墓碑于清咸丰十一年(1859)刻立。
辑录:杨学枝

化南圻和尚墓联:
解脱门有来有去;
菩提路无是无非。
注:化南圻和尚墓位于东宝区仙居乡发旺村一组,化南圻和尚34岁圆寂,可谓英年早逝。去逝后其法徒们于清咸丰五年(1855)安葬立碑,在碑文两边阳刻此联。
辑录:杨学枝

荆门县政府门联
四维殿耻;
六计上虚。
注:此联是荆门城关名士孙小屏于1930年夏应时任荆门县长刘治群之请所撰。刘令人油漆在木牌上,悬挂当门左右两侧,让出入人都可以看见。(抄自《荆门文史资料》第19—20期陈祥鹤《我在旧政府任职工作的情况》一文)
辑录:杨学枝

丁亥门联
可解甲,闭口不谈天下事;
该归田,无言惟有故乡亲。
注:该联作者李松林(1891一1949),沙洋镇人,1907年起,先后入湖北陆军小学、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与唐生智、夏斗寅、万耀煌为同期学员。曾参加辛亥革命。先后任过排长、连长、营长、代理团长等职。北伐后先后任师参谋处长、湖北省保安处科长、主任秘书、少将副处长、参议等职。1946退职还乡,潜心研究佛教,并寓丁亥(1947)二字于家中作此联。(抄自沙洋区政协文史委《千年风雨话沙洋》,1991年12月出版)
辑录:杨学枝

沙洋邓州八大户联
树柱恰逢黄道日;
上梁正遇紫薇星。
注:椐荆门日报2003年11月18日A4版载文说,邓州八大户在沙洋县李市镇境内,传说此联为乾隆皇帝题写。
辑录:杨学枝
沙洋城隍庙正殿门联
为恶者灭,为恶者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必灭;
为善者昌,为善者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
注:据沙洋文史资料记载,沙洋城隍庙位于老城区中部偏北地段,座西朝东,背靠上南门街(今建设街北段)门朝街(今五一中北段)开。城隍庙正殿门外正中有三级石坎,中间大门两侧立柱上刻有此副楹联
辑录:杨学枝

荆门上官氏祠堂联
(一)
幽明之理大抵相通,才欺乎人,即欺乎神鬼;
善恶之家终须有报,不在于身,则在于子孙。
(二)
诚则有神,如在其上,在其左右;
祭必受福,不于其身,于其子孙。
(三)
继人之志,而述人之事,夫孝者善;
尽祭之义,而受祭之福,惟贤者能。
(四)
祖庙聿新,殂豆煌匕光世德;
蘋蘩维茜,衣冠济匕绍书香。
(五)
礼隆荆邑,须知昭穆辉煌,千秋祀典。
勋烈吉州,几见声灵赫濯,百世休光;
(六)
喜此日重修祖庙,本孝敬心,不失左昭右穆;
企他年贤肖儿孙,奋功名志,依然出将入相。
注:上述6副祠堂对联,原载《上官氏宗谱》。该谱为居住在湖北荆门的上官氏族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原名《家乘全书》。
辑录:杨学枝

荆门《李氏族谱》联
(一)
自唐及周,理官柱史遗恩远;
由粤而蜀,祖德宗功沛泽长。
(二)
系出陇西,将相公侯光国史;
宗开淮右,忠良孝友笃家风。
注:荆门《李氏族谱》于2001年编印。此谱现存荆门市图书馆。
辑录:杨学枝

京山雁门囗镇李氏祖茔碑联
是训是行,缵乃祖考;
有典有则,贻厥孙谋。
辑录:杨学枝


京山孙桥镇萧鸿升墓碑联
身世蒿蓬,浮云万里;
胸怀朗澈,孤月千秋。
横额:永垂不朽
注:萧鸿升(1880-1933),陆军中将,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任过黎元洪侍卫武官和湖北省保安队视察员及绥靖公暑参议等职。此碑原立于京山县孙桥镇,现存京山县博物馆。
辑录:杨学枝


荆门各界人氏悼念张自忠将军的挽联
为国家哭,为民族哭,更为荆门哭;
以英勇名,以善战名,更以抗战名。
--荆门县县长李福振
正气长留,千载英名宣国史;
将星忽陨,万方多难失长城。
--荆门县各机关、法团、学校敬献的挽联。
振师芦沟桥,一代精忠岳武穆;
取义南瓜店,普天号泣张雎阳。
--荆门民众
注:张自忠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五十多个同盟国中殉职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1940年5月7日,面对强敌,身任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他毅然第四次东渡襄河,亲临前线,殊死搏杀,重创日军。5月16日,终因敌众我寡,弹尽援绝,身中数弹而壮烈殉国,时年49岁。1940年5月21日晨,由李致远少将等护送张自忠将军灵榇前往重庆安葬,沿途均有部队官兵和各界民众自发路祭。上午11时,运送灵榇的车队抵达荆门县城北门外,时任国民党荆门县县长李福振,率各界团体和民众一万多人,跪地设香案哭祭,敬献挽联。
辑录:杨学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10: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荆门古韵李勋明辑录
咏怀古迹五首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郢城秋望     
唐·郎士元
     连山尽处水萦回,山上成门临水开。
     朱栏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日爱闲江复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红山鸟鸣。
    注:郎士元(约716—约783),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年(756)擢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诏试中书,补渭南尉,历右拾遗。六十岁出头时,出为郢州刺史,并卒于此任上。“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与员外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有《郎士元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荆门行
    唐·王建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鏃鏃。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茅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
    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
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
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沉溺处。
注:王建(约767—830?),字伸初,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十年(775)丁泽榜第二名进士及第。释褐授渭南尉,调昭应县丞。诸司历荐,迁太府寺丞、秘书丞、待御史。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弓剑不离身。数年后归,卜居咸阳原上(今陕西西安市郊)。初游韩愈门下,为忘年之友。与张籍契厚齐名,唱答尤多。擅长乐府诗,宫词特妙前古。作《宫词》百篇。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纪南歌
唐·刘禹锡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
天寒多猎骑,走上樊姬墓。
酬江西卢端公蓝口阻风见寄之什
唐·许 浑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
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注:许浑(约788一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属湖北),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丁卯涧,遂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唐代诗人,有《丁卯集》二卷。
陵阳送客
唐杜牧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
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棹,桂酒掩余樽。
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注:杜牧(803一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与李商隐人称小“李杜”。

常林欢歌
·温庭筠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秋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呃喔鸡鸣早。
注:温庭筠(812一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少颗司,通音律,工词章,时人号“温八叉”。开“花间派”香艳之风,其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成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掉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注:戎昱,荆州荆门(今荆门市)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第,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爱湖湘山水,来客。时李夔廉察桂林,寓官舍,月夜闻邻居行吟之音清丽,迟明访之,乃昱也。即延为幕宾,待之甚厚。崔中丞亦在湖南,爱之,有女国色,欲以妻昱,而不喜其姓戎,能改则订议。昱闻之,以诗谢云:“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自谓李大夫恩私至深,无任感激。初事颜平原,尝佐其征南幕,亦累荐之。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历虔州刺史。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史。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宪宗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上曰;“比闻一诗人姓名稍僻者为谁?”宰相对以冷朝阳、包子虚,皆非。帝举其诗,对曰:“戎昱也。”上曰:“尝记其《咏史》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因笑曰:“魏绛何其懦也,此人如在,可与武陵桃花源足称其清咏。”士林菜之。昱诗在盛唐,格气稍劣,中间有绝似晚作。然风流绮丽,不亏政化,当时赏音,喧传翰苑,固不诬矣。有集今传。

过荆门
唐·齐己
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
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
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
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
注:齐已(864—约943),俗名胡得生,唐末五代诗僧,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宋高僧传》卷三十载:“乃益阳人(原益阳县今赫山区)也。”晚唐著名诗僧。自幼家贫,六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靠牧牛度日。后出家,佛事文事双修。六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在衡岳道林寺、庐山东林寺度过,期间曾云游四方。晚年驻锡荆南龙兴寺。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于诗歌创作,是中晚唐与皎然、贯休齐名的三大诗僧之一,其传世作品数量居三大诗僧之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八百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其诗除禅林生活和登临、酬答等题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会动荡、战祸频仍、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之作,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积极意义,艺术上亦具鲜明特色,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一生著述甚丰,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玄机分别要览》等。

    戏答朝士
  
·李都
  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
  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
  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传留误子孙。
   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注:李都,唐宣宗大中(847—859)年间登进士第,为荆南从事。乾符、中和(876—884)年间任户部尚书、河中节度使、太子少傅、盐铁转运使等职。本诗见《太平广记》卷209引《抒情诗》。

蒙泉
唐·李德裕
松倚苍崖老,兰临碧洞衰。
不劳邻舍笛,吹起旧愁悲。
注:李德裕(787—849),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季吉甫之子,以门萌入任。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政见不合,发展成为“牛李党争”。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执政6年(会昌1—6年,公元 84—846),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此前政治措施。会昌六年四月(武宗三月去世),李德裕罢知政事,出为荆南节度使,不久改为东都留守,最后贬为潮州司马、崖州同户参军,于贬所去世。著有《李文饶文集》、《会昌一品集》。《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山下泉
·宇文鼎
可致清川广,难量利物功。
涓流此山下,谁识去无穷。
注:宇文鼎,字周重,京兆万年(今西安市西北)人。长庆初任右拾造。历官仓部、左司、吏部员外郎。大和三年(830)任御史中丞,兼刑部待郎。六年为户部侍郎,判度文,出沩华州刺史。八年坐赃贬循州刺史。事见《郎宫石柱题名考》、《唐刺史考》。工书,唐沈传师所撰《蒙泉》诗,为其所书。《全唐诗》只收其诗一首。

惠泉
宋·孙仅
孤城深锁乱云间,城上云开面面山。
负郭惠泉谁共访?卫公诗碣绿苔斑。
注:孙仅(968—1017),字邻几,孙何之弟。与其兄孙何、弟孙侑皆荆门人,史称“荆门三凤”(二状元一进士)。在咸平元年(998)得中甲科状元。与其兄孙何先后中状元,震动朝野,荆门引以为荣。初为舒州(今河南汝南县)团练推官,升光禄寺丞,入集贤院供职。景德元年(1004)宋朝首先派遣孙仅为“国母生辰使”,前往辽国祝贺萧太后寿辰。大中祥符元年(1008),升刑部员外郎,主管审刑院。任右谏议大夫,不久,升为给事中。天禧元年(1017)正月病逝,年四十九岁。

题蒙泉
宋·王之望
西北峨峨嶂叠来,涛奔浪涌势难回。
忽临城郭千峰在,下有泉源万斛开。
鱼鳖宁容腥沼止,蛟龙曾是起风雷。
平时寂寞何灵响,岁早方知济物才。
注:王之望(1102—1170),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谷城县)人,词家。以父少傅荫泽,补将仕郎。南宋绍兴三年(1133)改辟监台州支盐仓,因此安家于临海(今浙江临海市)。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处州教授,入太学录,迁博士。绍兴二十年(1150),出任荆门军知军。继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皇华馆题诗
宋·王之望
泉水新台紫翠环,暮春修禊俯潺溃。
溪流尚带桃花水,云气初收杏子山。
柳絮轻飏晴日暖,竹光不动午阴间。
时和岁稔游人乐,一醉聊开病容颜。
送人之荆门
宋·周弼
昔年此路达王畿,荒烧畲烟事已非。
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随江汉自东归。
凄凉坂路征车远,寂寞邮亭候火稀。
遥想思乡怨岐路,杜鹃花发鹧鸪飞。
注:周弼((1194—1255)),字伯弜(jiong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祜五年,李準摘其古律体持近三百首,编为《汉用端平诗隽》四卷。

二十二日入荆门界
·项安世
四望亭前粉雉明,百栏桥上竹枝横。
荒荒白日春将晚,渺渺黄冈草未生。
独客更无杨柳伴,远村时见李花惊。
白碑南路翻堪意,不恨冲泥踏水行。
注:项安世(1129—1208),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1175)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1193)除秘书省正字,五年,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1195)出通判池州,移通判重庆储。入庆无觉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1206)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
过王师岭堠见荆门郢州山
宋 项安世
七泽茫茫千里间,王师堠前初见山。
西子嵯峨高髻拥,东邻娇小秀眉弯。
背襄阻郢开肩背,大野青天豁面颜。
独立东风看平楚,少年双鬓欲成斑。
又送行二首
宋 戴复古
荆门在何许?鄂渚小踌躇。
宿处好看剑,客中宜读书。
交游天作合,江汉景何如?
窗户半天上,南楼好寓居。
注:戴复古(1167—1252),字式之,天台黄岩(今属浙江)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尝居南塘石屏山,因自号石屏。他活到八十多岁,江湖派著名诗人,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曾从陆游学诗,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其词中亦颇有爱国之思,风格豪放,接近“苏辛”。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龙泉诗碣
宋吕元
泓泉敷润有深功,石渎涓涓海眼通。
岁稔时和霖雨足,风云长静白龙宫。
注:吕元,南宋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宋绍兴年间(1131—1161)任荆门知军。
蒙泉
宋 张垓
   久闻山下出泉蒙,清泚甘香果不同。
   水底花开金菡萏,洞边石韫玉玲珑。
   固知混混盈科进,喜有涓涓济物功。
   明月满庭更似昼,我来笑傲兴何穷。
注:张垓,字伯信,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熙二年(1192)秋,在知军陆九渊的陪同下,视察荆门,指导园林建设,修造喷玉亭,并作诗题词,亲书“蒙泉”两个大字。同年十月由知军陆九渊题款勒石,立于蒙泉旁。现存于荆门市龙泉公园文明湖畔。
送荆门王广文之官
宋 李昴英
京都士如云,一见知好修。
未尝文文饭,已替肉食谋。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
惊座吐倔奇,奇尘觉我羞。
穷边人惮之,长笑驱行舟。
远烽乱夕烟,戎马骄高秋。
清野空子衿,丛棘荒半流。
此去欲何之,幕府应拔尤。
吾適岂空谈,取胜在一筹。
献馘早归来,平步班瀛洲。
注:李昴英(1201—1257),字俊明,号文溪,番禺(今广州)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绍定间任临汀推官。嘉熙间,历秘书郎、宗正丞、著作郎。淳祐初,官吏部郎,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待郎,后归隐文溪而卒。立朝有节,弹劾不避权贵,直声卓著。其词作受辛词影响,风格清劲苍秀。有《文溪集》、词集《文溪词》。

荆湖诸戍第六
宋 文天祥
长啸下荆门,胡行速如鬼。
门户无人持,社稷堪流涕。
注: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天祥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拘燕三年,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撼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咏郢州
   刘三戒
   百年来玉石,三里莫愁乡。
   地接荆门近,烟迷汉水长。
注:生平不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10: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芳改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注:陈子昂,开耀二年(682)进士。著有《陈伯玉集》。

46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王维,开元九年(721)进士。官至尚书右丞。著有《王右丞集》。

荆门道怀古
唐·刘禹锡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出生在嘉兴(今属浙江)。晚年居住洛阳(今属河南)。著有《刘宾客集》四十卷。

咏怀古迹五首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郢城西楼吟
     唐·郎士元
     连山尽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
     朱栏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日爱闲江复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红山鸟鸣。
注:郎士元(约716—约783),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年(756)擢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诏试中书,补渭南尉,历右拾遗。六十岁出头时,出为郢州刺史,并卒于此任上。“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与员外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有《郎士元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荆门行
    唐·王建
    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鏃鏃。
    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
    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
    女儿停客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
    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
    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
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
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沉溺处。
谁家丹旐已南来,逢著流人从此去。
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
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
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
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注:王建(约767—830?),字伸初,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十年(775)丁泽榜第二名进士及第。释褐授渭南尉,调昭应县丞。诸司历荐,迁太府寺丞、秘书丞、待御史。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弓剑不离身。数年后归,卜居咸阳原上(今陕西西安市郊)。初游韩愈门下,为忘年之友。与张籍契厚齐名,唱答尤多。擅长乐府诗,宫词特妙前古。作《宫词》百篇。
别舍弟宗一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杂曲歌辞 •纪南歌
唐·刘禹锡
风烟纪南城,尘土荆门路。
天寒多猎琦,走上樊姬墓。
酬江西卢端公蓝口阻风见寄之什
唐·许 浑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
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注:许浑(约788一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属湖北),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丁卯涧,遂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唐代诗人,有《丁卯集》二卷。
陵阳送客
·杜牧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
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棹,桂酒掩余樽。
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注:杜牧(803一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与李商隐人称小“李杜”。

常林欢歌
·温庭筠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秋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呃喔鸡鸣早。
注:温庭筠(812一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少颗司,通音律,工词章,时人号“温八叉”。开“花间派”香艳之风,其词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成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注:戎昱,荆州荆门(今荆门市)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第,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爱湖湘山水,来客。时李夔廉察桂林,寓官舍,月夜闻邻居行吟之音清丽,迟明访之,乃昱也。即延为幕宾,待之甚厚。崔中丞亦在湖南,爱之,有女国色,欲以妻昱,而不喜其姓戎,能改则订议。昱闻之,以诗谢云:“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自谓李大夫恩私至深,无任感激。初事颜平原,尝佐其征南幕,亦累荐之。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历虔州刺史。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史。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宪宗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上曰;“比闻一诗人姓名稍僻者为谁?”宰相对以冷朝阳、包子虚,皆非。帝举其诗,对曰:“戎昱也。”上曰:“尝记其《咏史》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因笑曰:“魏绛何其懦也,此人如在,可与武陵桃花源足称其清咏。”士林菜之。昱诗在盛唐,格气稍劣,中间有绝似晚作。然风流绮丽,不亏政化,当时赏音,喧传翰苑,固不诬矣。有集今传。

过荆门
唐·齐己
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
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
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
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
注:齐已(864—约943),俗名胡得生,唐末五代诗僧,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宋高僧传》卷三十载:“乃益阳人(原益阳县今赫山区)也。”晚唐著名诗僧。自幼家贫,六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靠牧牛度日。后出家,佛事文事双修。六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在衡岳道林寺、庐山东林寺度过,期间曾云游四方。晚年驻锡荆南龙兴寺。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于诗歌创作,是中晚唐与皎然、贯休齐名的三大诗僧之一,其传世作品数量居三大诗僧之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八百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其诗除禅林生活和登临、酬答等题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会动荡、战祸频仍、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之作,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积极意义,艺术上亦具鲜明特色,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一生著述甚丰,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玄机分别要览》等。

    戏答朝士
  
·李都
  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
  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
  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传留误子孙。
   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注:李都,唐宣宗大中(847—859)年间登进士第,为荆南从事。乾符、中和(876—884)年间任户部尚书、河中节度使、太子少傅、盐铁转运使等职。本诗见《太平广记》卷209引《抒情诗》。

蒙泉
唐·李德裕
松倚苍崖老,兰临碧洞衰。
不劳邻舍笛,吹起旧愁悲。
注:李德裕(787—849),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季吉甫之子,以门萌入任。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政见不合,发展成为“牛李党争”。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执政6年(会昌1—6年,公元 84—846),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此前政治措施。会昌六年四月(武宗三月去世),李德裕罢知政事,出为荆南节度使,不久改为东都留守,最后贬为潮州司马、崖州同户参军,于贬所去世。著有《李文饶文集》、《会昌一品集》。《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山下泉
·宇文鼎
可致清川广,难量利物功。
涓流此山下,谁识去无穷。
注:宇文鼎,字周重,京兆万年(今西安市西北)人。长庆初任右拾造。历官仓部、左司、吏部员外郎。大和三年(830)任御史中丞,兼刑部待郎。六年为户部侍郎,判度文,出沩华州刺史。八年坐赃贬循州刺史。事见《郎宫石柱题名考》、《唐刺史考》。工书,唐沈传师所撰《蒙泉》诗,为其所书。《全唐诗》只收其诗一首。

惠泉
宋·孙仅
孤城深锁乱云间,城上云开面面山。
负郭惠泉谁共访?卫公诗碣绿苔斑。
注:孙仅(968—1017),字邻几,孙何之弟。与其兄孙何、弟孙侑皆荆门人,史称“荆门三凤(风)”(二状元一进士)。在咸平元年(998)得中甲科状元。与其兄孙何先后中状元,震动朝野,荆门引以为荣。初为舒州(今河南汝南县)团练推官,升光禄寺丞,入集贤院供职。景德元年(1004)宋朝首先派遣孙仅为“国母生辰使”,前往辽国祝贺萧太后寿辰。大中祥符元年(1008),升刑部员外郎,主管审刑院。任右谏议大夫,不久,升为给事中。天禧元年(1017)正月病逝,年四十九岁。

题蒙泉
宋·王之望
西北峨峨嶂叠来,涛奔浪涌势难回。
忽临城郭千峰,下有泉源万斛开。
鱼鳖宁容腥沼止,蛟龙曾是起风雷。
平时寂寞何灵响,岁旱方济物才。
注:王之望(1102—1170),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谷城县)人,词家。以父少傅荫泽,补将仕郎。南宋绍兴三年(1133)改辟监台州支盐仓,因此安家于临海(今浙江临海市)。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处州教授,入太学录,迁博士。绍兴二十年(1150),出任荆门军知军。继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皇华馆题诗
宋·王之望
泉水新台紫翠环,暮春修禊俯潺湲。
流尚带桃花水,云气初杏子山。
柳絮轻飏晴日暖,竹光不动午阴间。
时和岁稔游人乐,一醉聊开病容颜。
送人之荆门
宋·周弼
昔年此路达王畿,荒烧畲烟事已非。
山向崤函空北望,水随江汉自东归。
凄凉坂路征车远,寂寞邮亭候火稀。
遥想思乡怨岐路,杜鹃花发鹧鸪飞。
注:周弼((1194—1255)),字伯弜(jiong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祜五年,李準摘其古律体持近三百首,编为《汉用端平诗隽》四卷。

二十二日入荆门界
·项安世
四望亭前粉雉明,百栏桥上竹枝横。
荒荒白日春将晚,渺渺黄冈草未生。
独客更无杨柳伴,远村时见李花惊。
白碑南路翻堪意,不恨冲泥踏水行。
注:项安世(1129—1208),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1175)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1193)除秘书省正字,五年,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1195)出通判池州,移通判重庆储。入庆无觉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1206)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
过王师岭堠见荆门郢州山
宋·项安世
七泽茫茫千里间,王师堠前初见山。
西子嵯峨高髻拥,东邻娇小秀眉弯。
背襄阻郢开肩背,大野青天豁面颜。
独立东风看平楚,少年双鬓欲成斑。
又送行二首
宋·戴复古
荆门在何许?鄂渚小踌躇。
宿处好看剑,客中宜读书。
交游天作合,江汉景何如?
窗户半天上,南楼好寓居。
注:戴复古(1167—1252),字式之,天台黄岩(今属浙江)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尝居南塘石屏山,因自号石屏。他活到八十多岁,江湖派著名诗人,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曾从陆游学诗,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其词中亦颇有爱国之思,风格豪放,接近“苏辛”。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龙泉诗碣
·吕元
泓泉敷润有深功,石渎涓涓海眼通。
岁稔时和霖雨足,风云长静白龙宫。
注:吕元,南宋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宋绍兴年间(1131—1161)任荆门知军。
蒙泉
宋·张垓
   久闻山下出泉蒙,清泚甘香果不同。
   水底花开金菡萏,涧边石韫玉玲珑。
   固知混混盈科进,喜有涓涓济物功。
   明月满庭更似昼,我来笑傲兴何穷。
注:张垓,字伯信,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熙二年(1192)秋,在知军陆九渊的陪同下,视察荆门,指导园林建设,修造喷玉亭,并作诗题词,亲书“蒙泉”两个大字。同年十月由知军陆九渊题款勒石,立于蒙泉旁。现存于荆门市龙泉公园文明湖畔。
送荆门王广文之官
宋·李昴英
京都士如云,一见知好修。
未尝文文饭,已替肉食谋。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
惊座吐倔奇,奇尘觉我羞。
穷边人惮之,长笑驱行舟。
远烽乱夕烟,戎马骄高秋。
清野空子衿,丛棘荒半流。
此去欲何之,幕府应拔尤。
吾道岂空谈,取胜在一筹。
献馘早归来,平步班瀛洲。
注:李昴英(1201—1257),字俊明,号文溪,番禺(今广州)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绍定间任临汀推官。嘉熙间,历秘书郎、宗正丞、著作郎。淳祐初,官吏部郎,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待郎,后归隐文溪而卒。立朝有节,弹劾不避权贵,直声卓著。其词作受辛词影响,风格清劲苍秀。有《文溪集》、词集《文溪词》。

荆湖诸戌第六
宋·文天祥
长啸下荆门,胡行速如鬼。
门户无人持,社稷堪流涕。
注: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天祥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拘燕三年,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撼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咏郢州
   
·刘三戒
   百年宋玉石,三里莫愁乡。
   地接荆门近,烟迷汉水长。
注:刘三戒,字戒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孝宗乾道中与陆游同客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八年(一一七二),随王炎东归(《渭南文集》卷三一《跋刘戒之东归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10: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承天大志校注》朱祐杬诗
刘芳辑录38首
朱祐杬(1476年7月22日-1519年7月13日),明睿宗,男,汉族,明代宗室、藩王,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之叔、明世宗朱厚熜之父。
千里思
君归长安去,我留穹庐傍。
相思不可极, 胡云但花茫。
君应锡茅士,我独随牛羊。
孤恩骨肉尽,千里摧肝肠。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骢。君马能跃涧,我马能追风。千里材能总相若,戮力沙场助枭略。马尚同心无忌猜,何故人情不如昨。
长安陌
紫陌吹香风,豪华翕交欢。
人情一朝易,平地生波澜。
游女曲
岘山何青青,汉水流不息。
烟花三月时,游女还如昔。
九日登阳春台北望
九月菊花天,霜凝菊愈鲜。
丛丛张翠幄,朵朵颤金钱。
最爱清香远,谁知晚节妍?
嘉辰真罕遇,载酒乐尧年。
丙辰重阳登从岵山
登高到从岵,满地散金钱。
万木已凋歇,此菊偏芳妍。
清姿照朱芾,奇芬散琼筵。
摘和酒中饮,眉寿延三千。
黄州竹楼
昔贤勤政有余清,架竹为楼散逸情。
千里江云飘几席,四边花鸟间歌笙。
芝兰风韵当时慕,金石文章后代惊。
胜地多因人品重,元之人品重连城。
云梦泽
茫茫巨泽浸南陲,元气薰蒸混渺弥。
鱼鸟乐生忘大化,烟云相荡郁奇姿
谁夸楚子蒐田赋,未训周王吉日诗。
若废三驱暴天物,君庖虽富至仁亏。
花港流香
春融开尽一川花,红紫千般竞丽华。
旖旎不禁朝露重,飘扬常逐晚风斜。
芳心脉脉随流水,锦瓣英英点碧沙。
何处兰桡漾兰渚,载将诗思到天涯。
石城晓霁
秀拥层城亦旷哉,曙分楚甸净无埃。
楼台晃晃日华动,林莽霏霏云气开。
百鸟弄睛喧密树,万花濯露照苍苔。
太平景象应难遇,可许登临写一杯。
阳春台
阳春台迥碍飞云,曲奏阳春寂不闻。
千障烟岚屯翠色,一江兰芷蔼清芬。
楚襄宫苑今何在?宋玉辞骚旧出群。
却怪高唐神女赋,丽淫安可讽时君。
莫愁村
楚王宫里旧娥眉,家住方城汉水西。
可惜铅华易衰歇,独余村落最清凄。
一溪草色碧如剪,万树桃花醉欲迷。
尤物自来为国累,国风三复戒柔荑。
瑞雪
远近同云锁碧天,腊前三白验丰年。
山峰变作千层玉,殿阁铺成一片毡。
苏武塞边持汉节,孙康窗下映书篇。
林逋也得仙家趣,踏遍西湖兴浩然。
寒冰
昨夜西风到枕边,晓来正是极寒天。
檐楹滴溜成琼柱,溪涧凝流作玉泉。
光武度时诚意感,王祥解处孝心坚。
履霜训戒人当警,未著先知乃是贤。
七夕
梧桐一叶已知秋,乌鹊成桥渡女牛。
月魄婵娟云渺渺,河流清浅水悠悠。
汉家锦字天孙织,蔡氏金梭阿母投。
此夜庭前瓜果会,好将绿蚁共更酬。
画山水
良工笔底与神通,写出胸中造化功。
万里昆仑来咫尺,三山蓬海在牢笼。
青天白日风云动,净几明窗龙虎雄。
一幅高堂清俗气,几回观览兴无穷。
渔家
得鱼沽酒乐丰年,家在芦花浅水边。
才见锦鳞投我网,又看鸥鸟傍邻船。
渔灯江上明秋夜,蓑笠矶头带晓烟。
一旦遇时离隐处,同随九五上尧天。
槐树
绿槐庭院日初长,雨后分明翠幄张。
叶底蝉鸣朝露重,枝头莺啭午风凉。
阴浓自得幽人憩,花发应催举子忙。
大蚁穴中多乐趣,南柯梦里是仙乡。
杨柳
金丝缕缕是谁搓?时见流莺为掷梭。
春暮絮飞清影薄,夏初蝉噪绿阴多。
依依弱态愁青女,袅袅柔情恋碧波。
惆怅路歧行客众,长条折尽欲如何?
新年
冉冉年华似水流,依然百卉茁春柔。
化工何意分新旧,自是人心有去留。
秋风
无边金铁振寒声,木落千山紫嶂横。
只有芙蓉吹不老,一枝江上似春生。
写字
风腾雾卷走蛟龙,笔力如锥不露锋。
遒劲都缘心内正,公权曾借讽唐宗。
胸次都含天地春,兴来挥洒句偏新。
呼童试向灯前咏,字字铿锵骇鬼神。
易传
无象之中生有象,阴阳莫测运神功。
自从四圣相传后,妙理玄机未易穷。
忠臣
扶植纲常期道行,只知国重此身轻。
进贤退佞无私意,耿耿丹衷对日明。
诗人
曾向延英夺锦袍,气冲牛斗句雄豪。
不知唐室能诗者,羽翼谁将继屈骚。
酒家
小桥西畔杏初花,摇曳青帘卖酒家。
莫惜春风拼-一醉,流光不管鬓丝华。
琴台
相如不见思悠悠,尚有琴台记昔游。
台畔风弹松叶响,犹疑绿绮写新愁。
伯牙遇子期
闲来松下一鸣琴,流水高山相对吟。
忆自钟期归去后,于今若个赏知音。
屈蟠云护色常新, 特立丹崖几百春。
不是工师失抡用,只缘老干忒磷珣。
翠竹
节劲心虚锁翠烟,化龙栖凤旧相传。
窗前风动闲听处,雅韵鏗锵似管弦。
竹二首
(一)
瑶瑟流音隔水闻,风铿湘竹度清芬。
经寒万木都凋落,独数亭亭抱节君。
(二)
数竿高洁拂云齐, 极暑回寒翠染溪。
自是风标能拔俗,夜深惹得凤来栖。
花二首
(一)
倚云香人笙歌院,映日晴开锦绣丛。
剪刻化工何太巧,淡浓情态动春风。
(二)
云霞春色满园中,烧得花枝烂熳红。
分付狂蜂休浪采,要留香思寄东风。
芙蓉
晚节秋光冷淡中,芙蓉江上万枝红。
贞姿不为霜风减,却比春花迥不同。
清奇风味雪为容,一种分从太华峰。
心里只疑真璞玉,不须雕刻自玲珑。
庆云
盘薄浮空,纷郁翔风,化奇扶日起封中。嘉容布护,和气流通。看青如鸾,丹如凤,变如龙。金枝百出,玉叶千重,总天王德及崆峒。太平有象,表圣无穷。验国常安,民常顺,岁常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

主题

2061

帖子

913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2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株州老莱子祠联“灵钟楚国,迹继蒙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荆门人文网 ( 鄂ICP备2025098284号-1

GMT+8, 2025-5-4 05:16 , Processed in 0.0642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