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带河金虾

0 / 1327

704

主题

929

帖子

356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61
发表于 2024-3-15 1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带河金虾
摘自 刘海章 主编《荆门历史风貌》
辑录  刘芳
  荆门古城西北郊的雨山南侧有一口堰塘,这口堰塘处在高高的山岗上,从城内望去,有如悬接天上,故称天心堰。天心堰收入雨山数股山泉和终年的雨水,却没有外排溢水的渠道。每当堰塘满溢时,水漫进古城,以致城内的北辰门、西成门一带,里里外外是沼泽、杂草,蚊蝇孳生,环境卫生很差,城内因此得病的特别多。明英宗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荆门有个州官叫丁济,率领军民穿越城墙凿出一条河渠,引天心堰水进城,绕过风凰台,经过城隍庙、高家桥,然后顺着北辰门左侧的剅眼头,排入护城河。这么一来,古城内有了一条自西向北的河渠,既可排天心堰漫进城的害水,又可排城内生活废水,极大地改变了古城的环境卫生条件。蚊蝇也少了,病疫不再折磨市民,州城官民无不拍手称道。
  这条河渠在城内曲曲弯弯,象一条彩带,所以名叫带河。每当早晨太阳升起,带河波光粼粼,夜幕降临时,河里游出一种金黄色的虾群,立岸看去,好像点点萤火闪烁在水中。这就是荆门“八景”之一的“带河金虾”。
  后来,带河年久失修,剅眼阻塞,河水四处漫溢,导致了清朝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因淫雨绵绵,河水猛然上涨,浸坍几十处城墙,民房倾坍无数,成了一场灾乱。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荆门知州舒成龙再度发动州城军民彻底整治带河,挖深、拓宽各五尺,并在河岸用砖石砌筑护坡。从此,带河恢复水清流畅,波光粼粼的原貌。
  现在的带河,名叫金虾河,虽然见不到那奇异的金虾,但它依旧是城区内一条重要的排水河道,金虾路也是根据“带河金虾”这处古迹命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