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杨佐国

0 / 611

650

主题

852

帖子

321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11
发表于 2024-2-29 11: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佐
摘自 刘海章 主编《荆门历史风貌》
辑录  刘芳
(公元17世纪)
附:杨毓健
  清初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三月戊午日,京城会试放榜,全国共有151人得中辛丑科进士:其中有去年(1660年)参加湖北省乡试得中庚子科举人的安陆府荆门州后港镇人杨佐国。
  杨佐国字于常,号荆湖。 派任湖北咸宁知县。上级官府向咸宁县催派军饷,杨佐国体察本县百姓难以温饱。左一个应付,右一个解释,终于不了了之,从未惊扰过群众。因此,咸宁的老百姓感激之余,将他的德政刻碑,并将他入祀咸宁名宦祠。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杨佐国升任商州(今陕西商县)知州。到任才三个月,云南藩王吴三桂叛乱反清,四川巡抚罗森、陕西提督王辅臣群起响应,全国震动。王辅臣的部队围攻商州城,向城内用弓箭发射劝降书。知州杨佐国登上城楼,向敌阵厉声痛斥,烧掉劝降书。他指挥全城军民坚守七昼夜。大批清兵赶到,商州解围。反清游击武装势力仍在附近活动,出没无常。杨佐国率官兵搜山清剿,干方百计将首领生擒,终于使州境平定。当地有个土豪张名贵,势力甚大,也乘机响应三藩暴乱,追随者众。杨佐国分化瓦解张党,俘获张名贵法办,胁从者尽行释放。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升为刑部员外郎。京城某权贵人家犯了凶杀案,刑部官员怕惹火上身,多持徇情包庇态度。偏偏杨佐国不惧权势,依律惩办。大司寇(刑部尚书)魏象枢同意杨佐国对这起全城侧目的凶案的判处,极表赞赏,还建议升任杨佐国为礼部侍郎,派去广西任主考官。被杨佐国录取的都是品学兼优的人才。
  不久,让他补上广东驿盐道的实缺。在任内,他不遗余力地缉捕走私,平抑物价,既增加朝廷税收,又活跃了南方地区的经济。
他奉旨代理分巡广东南(雄)韶(关)连(县)兵备道期间,曾单人匹马前去招抚花山地区的反清武装势力,并奏请划出这个地区设置花县(今属广州市)。他还两次代行广东省布政使的职权,平反不少冤狱。
  后来,他再升为鸿胪寺少卿,接着调任太仆寺少卿,死在京师任内。
  今荆门市沙洋区后港镇有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聚仙桥远近闻名。原先;聚仙桥是石砌拱桥,始建于明代,到清初坍塌,只剩桥墩。康熙年间,由杨佐国带头捐献白银150两,倡议集资重建。杨佐国去世后,到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聚仙桥再被洪水冲毁,由杨佐国的后裔杨兴教、杨兴豫、杨峻业等人集资重建。
  杨佐国写过不少文学作品,曾刊刻过一部《侣鸥集》。清康熙年间刊印的《湖北先贤诗佩·安陆府荆门州卷》辑录他的诗作3首《剃草》写他在公余动手搞衙署环境卫生的劳动感受,《度庾岭》是取道江西梅岭关(今大余县南境与广东交界处)前去广东赴任时写的《魏水营》痛斥明末降将祸国殃民。
  由于杨佐国政绩显著,当 上朝廷大官,他父亲杨焕斗也被封赠为奉政大夫、广东驿盐道按察使司佥事。
  杨佐国的儿子杨毓健,贡士出身,授任平凉府(今甘肃省平凉县)通判。后来改调往延平府(今福建南平市)。在福建任通判期间,曾代署龙溪知县,还出任过台湾府(今台湾省)同知,再升为广东顺德知府,调任江西南昌知府。最后调任安徽凤阳知府,告老回湖北荆门。荆门州原先有座朱文公祠和南溪书院,那是纪念宋代哲学家、大臣朱震(荆门马良镇人)的祠庙,后由杨毓健负责重修,并捐献田地作为庙产,所收佃租充作祠宇香火和书院经费开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瞧瞧!

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