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兵器 摘自 刘海章 主编《荆门历史风貌》 辑录 刘芳 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存在着若干诸侯国,楚国是其中的“五霸”之一;至战国时,演变为七个主要国家,号称“七雄",楚国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各国青铜兵器生产规模扩大,进攻性与防御性武器更新改进,工艺技术不断提高。这一 历史状况,不仅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而且强烈地反映在丧葬制度中。人死以后,随葬兵器成为时尚。荆门楚墓虽有规模与等级的差别,但都有大量随葬兵器却是共同的。这是当时客观现实的折射。同时,兵器的制造和发展,也是当时社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以下所列文物,凡包山二号墓,不另注)。 龙首杖 436号。铜质首、樽、积竹柄。杖首作龙头形。龙张口露齿,吐舌为刃,双眼微睁,两角后收。通体以金银错菱形纹和云纹。积竹柄截面椭圆形,外髹黑漆,色泽如新,束腹杯形、上部有对称圆穿,中部的一昂首蹲伏鸳鸯,鸳鸯喙前伸,眼圆睁,卷云纹翅、尾,颈腹饰颗粒形纹,身饰索状纹。积竹柄上接杖首,下接樽,通长155. 2厘米。这是一件攻防兼备的武器,又是一件制作精致的艺术品。极度夸张的龙怒目一睁,口露剑齿,吐出长舌,寒气逼人;而手握的樽所表现的鸳鸯神态镇静悠闲自得,仿佛龙的威严与勇猛预示了击败对方成为必然。集于一体的两种动物形象对比强烈,寓意深刻。 戟 229号。呈十字形,戈、矛分制,组装而成。铜质刺、勾、积竹柄。矛刺较小,有脊,圆骹,上有一圆穿。勾为一窄援戈,援上扬,内三边作刃,内尾内斜,窄栏,栏侧两穿,内一穿。积竹柄外髹黑红相间两色漆。扁圆筒形,有穿无尾。刺、樽分别套入柄两端;勾侧装,以一丝带由上往下对穿捆扎,至栏后结死结。出土时,柄上部残留有一匝羽毛和一束人发。全长370厘米。它兼具勾、刺两种作用,是一种较进步的兵器。 小刺矛 231 号。铜质矛、樽,积竹柄。柄上装饰羽毛。矛有脊,圆樽,上有一穿。积竹柄外髹红漆。铜樽圆筒形,上端粗,下端细,细端有一圆穿。柄两端分别与矛、樽套接。柄上捆扎三匝羽毛,最上端一匝羽毛下缠绕一束头发。全长390.8厘米。 殳 225号。首端套一圆筒形铜帽,上端饰凸棱一周,顶端凸出一圆钮,钮上残留有一丝带,结死结。帽中部一穿,穿内插竹钉。积竹柄前段圆形,后段八棱形,外髹红漆。后段套两个八棱弧形铜箍,,尾端套八棱形樽,其上饰凸箍一周。全长319.2厘米。 它是一种无刃的长兵。 戈 396号,戈援微扬,有脊,内尾 圆弧,下端缺角;栏侧三穿,内有一椭圆穿和一圆穿。积竹柄外髹黑漆,杯形铜樽上部截面椭圆形,下部八棱形,中部有一鸟形凸饰。樽通身饰错金银勾连云纹。戈援、胡、栏套鞘。鞘由两薄木片作成戈形,外包压模皮革,口部外侧嵌入骨片,所有结合部用生漆粘接,外髹黑漆。全长149.6厘米。这是一种“勾兵”,用于横刺和勾杀。 玉首剑 444 号。有格,有箍,玉首。剑身中脊起棱,有从,格用绿松石镶嵌兽面纹,柱状实茎,双箍。茎上套木柄,并用编织绦带缠绕-层,两端绦带头扎入其内。首端木柄内空。首由玉璧,玉扣、木塞组成。玉璧浅绿色,两面饰谷纹;玉扣一面弧一面平,弧面饰涡纹,平面有一斜行穿孔,穿入丝带以联结玉璧、木塞和木柄。鞘木胎,用两块长条形薄板合成,外缠丝带,丝带上隐约可见几何纹样。鞘口扁棱形。微内凹,靠鞘口一段有脊,前端有木柄。鞘外髹黑漆,带鞘全长74.1厘米,剑长57.1厘米。 匕首 134号。匕身扁薄,无脊,有格,圆实茎,圆盘首。全长22.6厘米。 三棱镞 452-1。三棱刃极锋利,铤截面圆形,长尾插苇杆;杆后段侧面凿三道浅槽,其内嵌以羽毛;杆尾端插入两块薄骨片;自浅槽处始缠以丝线。全长75厘米,镞长14.9厘米。 半月形弓 226 号。弓身木质,截面椭圆形,中间厚,两端薄。由三块木片组成,即两端各一,内侧中间一块。 通身缠六组丝线,节以绢带缠绕,外髹黑漆。两根藤带中间绞结,两端套于弓之两端。藤带表缠绢带,外髹黑漆,弓身长128.5厘米。径弦长110厘米。 革盾 384号。皮革胎。平顶外凸,弧肩,两侧边沿呈弧线阶梯形,下为长方形。正面凸弧形,背面正中安盾柄。柄中部截面圆形,两端截面扁六棱形,柄两端中部各有一个方形外凸饰;其上雕刻卷云纹。通体髹黑漆,绘红、棕红、黄、金四色。正面绘对称龙凤卷云纹图案,每边四龙四风.上下为相对对称,中间为相背对称。龙或低首卷尾或勾首蟠曲;凤或低首嘶鸣,或昂首回顾。背面周边绘矩纹,中部绘对称变形龙风卷云纹。柄上两端绘红彩。高46.8厘米。 人甲 以皮革裁制成若干甲片,然后拼接而成。甲片多呈弧形和球面形,表髹黑漆。整甲由胄、身、袖、裙四部分组成。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人甲防护装具的出土,对于兵器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马甲 以皮 革裁制而成若干甲片,然后拼接成形。整甲由马胄、胸颈甲、身甲三部分组成。该甲制作精细,具有较高的防护性能。战马处于严密的防护之中,对于增强战斗力,克敌制胜,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