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荆门城市发展(30评) 再谈跳出两个观念误区和打造荆门城市文化品牌 李 勋 明 近年来,荆门人在关于首脑机关搬迁、如何保护利用漳河和荆门城市究竞打什么文化品牌这三个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甚至钻进这三个观念误区中走不出来,从而使城市区域版块功能无法正确定位,城市人居始终徘徊在老城与南城区之间涅槃,导致违规建筑泛滥,重复建设颇多,公共资源浪费,也迫使政府一些决策偏向,直接影响了荆门城市的良性发展。如何让人居走出老城区,尽快实现城市工业突围、文化突围、空间突围,鉴于目前首脑机关选址即将定位,本人就三个问题再谈谈个人观点: 关于首脑机关选址 三十多年来,荆门城市完成了自扩、东扩、北伸、南移。城东工业物流区、城中商业行政区、城西人居旅游区三大版块已基本形成,下一步城市将向西推进。为什么要向西推进?因为荆门有了漳河后如虎添翼,地运西移。现在城西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是城北、城东、城南都无法超越的,还有一条是背倚西宝山避开了汉水槽北下风煞带,因此人居必须倚荆山向漳河方向“靠山得势,依水生财”。只有高起点建设西城区,才能拔高城市品位,才能疏散老城区交通人居拥挤,才能创建宜居城市,才能真正形成倚荆山、挟漳河,携汉水、瞰三楚之荆门形胜。目前搬迁首脑机关时机已经成熟,首脑机关究竞搬到哪里为宜,我过去推崇过三处选址方案,现再阐述利弊如下,供相关部门决策: 第一选址方案:市政府以南、团结街以北。优势:该地带位座老城区西北生方,倚千里荆山来龙——象山和白龙山,泉流涌注,山势有气,“既顺乃宣”,有千年建城史,文化底蕴丰厚。不足点:1、已不适应现有城市覆盖面积。2、三十多年的无序建设破坏了原来天人合一的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四象之山遭到严重破坏。北部山体被劈头截肢,南部虎牙关被剥皮抽筋,东宝山被插针剁脚,西宝山被开膛破肚。特别是白龙山顶又压了一条超高压线,几座铁塔如钢针插在白龙山上,严重影响了西山地理自然。3、象山四泉流量逐年减少,竹皮河治理蓄水成效不明显,“水穷生气不聚,地无水不活”。4、老城区人居密度过大,首脑机关迁出老城区可以缓解老城人口密度压力和交通堵塞。因此,首脑机关选址第一方案已不可取。 第二选址方案:仙女山东南一带。优势:1、该区域位座竹皮河和建阳河分水岭,西距长江与汉水分水岭和漳河仅公里之遥,又是南城区区域地脉咽喉。西临漳河,东顾老城,地势开阔,控扼江汉咽喉,有利于高起点规划延伸建筑轴线。如果规划中的漳河-岩子河-海会沟水系连接工程建成后,该地理环境更具优势。2、顺应了历代王朝建城择都“据西北而治东南”之大道。从长远看,选择此地为首脑机关用地是最佳方案。不足点:1、有专家认为首脑机关选址应居未来东、西、南、北四城中心为宜,仙女山东南一带地域虽好,位置在整个城市格局中太偏于西隅。但是个人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其中心点也是在不断移动,首脑机关也并不一定必须在城市中心。2、短期内财力、物力跟不上。据相关部门反映,城市西移一公里需要二亿元基础建设设施费。3、占用耕地多,搬迁费用高,投入成本大。据说仅搬迁热干石厂就需一个亿,加之有些遗老持反对意见。因此,第二首脑机关选址方案已基本被否决。 个 人认为如果该地目前不选作首脑机关用地,也要规划为末来院校预留地。中国古代把书院学校选址看的比首脑机关选址还要重要,如明清时期的荆门学宫、孔庙就布置在州府前南薰门内的风水宝地。还有龙泉书院、龙岗书院、上方书院、内方书院均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现在把仙女山东南一带作为末来院校预留地规划,也便于为若干年后首脑机关再次迁移到那一区域留有余地,在规划院校时要把这套方案考量进去。 第三选址方案:虎牙关西北南沙凹。优势:1、该地位于未来荆门东、西、南、北四城中心,符合目前城市发展覆盖规模。2、选择沙凹,使地处北部的荆门文脉之山象山又成为新首脑机关北部的屏障,这一优势尤为重要,故本人赞同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所制定的沙凹方案。不足点:1、该地地理乃仙女山东回脉,北部屏障西宝山被海会沟切断,未接正脉。2、水域不活。 建议弥补方案: 1、架桥生扶地脉。于象山岚光阁西南(即六0五大门北约200米)海会沟上架设一天桥,使象山与白龙山连接。该桥修通后一举三得;一是使沙凹新建首脑机关所座之地倒脉变为正脉,让象山这座城市文化之山依然是首脑机关所倚之山。二是给洋丰“西山林语”地产向南开辟了一条主通道,该路顺岚光阁西洼直下,东通团结街,南接天鹅池、沙凹连、漳河大道(该桥可由“西山林语”出资承建)。三是让象山和西宝山至圣境山有机联成了一体,为今后规划借西宝山、圣境山山体自然人文打造成楚文化园创造了先决条件。 2、建筑设计勿采用高楼模式。根据沙凹北部屏障偏低的地理特点,新首脑机关不宜建高层。平面布局可借鉴古典庭园式,建筑风格融古贯今,以楚式风格为宜,主楼设计高度不宜超过9层,其它建筑均应规划在6层以下。除公检法外,市委、市府及各局办可融为一体。平面用5条南北轴线连接若干个四合院布局。主楼中间9间9层,两头6间6层。内设中走廊,1点9米X两间5点5米计净深12点9米。开间模数采用3点9米和4点2米为宜。 3、沙凹四象护山上严禁开挖建房,不得架设高压线,电路铺设宜采用地埋式。 4、水面不得少于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为宜。 5、以兴隆岗为朝山,中轴线上不宜有高楼遮挡。 关于开发保护漳河 漳河对荆门城市发展举足轻重,保护漳河无可非议。但是不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漳河,把保护漳河的观念扩大化,甚至用保护漳河来约束城市发展,那就是观念误区。只有让漳河发挥它应有的资源效益,才是真正的保护漳河。目前在保护与开发漳河上争论不休,已影响到城市良性发展。个人观点如下: 1、漳河旅游开发定位应以环库游为主,水上游为辅。本人不赞成过度开发漳河库内岛屿,因为库内岛屿基本都没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开发岛屿不利于保护水资源,得不偿失。把漳河旅游主体定位为环库农业生态观光游,一利保护漳河水质,二利长效发展环库农业经济。三是有效保护了水资源污染。 2、取水口西移。由于农民不愿出钱买漳河水灌溉,不是特别干旱,漳河几乎已没有灌溉任务。漳河水库通过中间开挖三道明槽贯通两库,西库为来水区,东库为蓄水区。由于库容大,用水少,循环慢,所以现在城市人口饮用水大都是道子河水,即粟溪、马河区域来水,并没有完全饮用到漳河水。漳河水库目前水质最好区域位于漳河林场一带,将取水口西移至漳河林场一带,一是水质佳,二是有利于漳河镇以北沿岸合理开发利用。 3、开通荆宜高速至漳河镇的高速公路。仙女山至漳河镇岗岭属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应该择地规划一处与国际接轨的高档接待基地。 4、择漳河镇西建一规模仅次于黄鹤楼那样的观景楼。漳河镇地处总干渠出口要塞,西望烟波浩渺,大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壮。其地脉枕沮漳而连三湘,其街区大部分不在漳河库区流域内,可谓临漳河而不染。择漳河镇渠首闸西一带建一主要观景楼,取“太一生水”之意,命名曰“太一楼”。其相应配套设施建成后,漳河镇可一举唱响华夏。 5、合理利用总干渠沿线五库。烂泥冲、车桥水库,乌盆冲水库、杨家冲水库、凤凰水库均为死库。其中只有凤凰水库对调节南城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碧桂园、李宁工业园落户凤凰水库周边,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看中了凤凰那一库水“依水生财”,可见水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多么重要。所以有山不靠、有水不依是愚昧,今天我们拥有漳河这么一库水,不会用是愚昧,用所谓保护漳河来制约城市向西发展更是愚昧! 关于荆门城市打什么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品牌的城市,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市;一个有文化品牌却不懂得珍惜的城市,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市!荆门从一千多年前智者建塔、陆九渊筑城、舒成龙中兴,到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在文化旅游方面和周边县市相比相对滞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使工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已刻不容缓。根据本人对前几任市主要领导接触感观,他们上任之初都想抓文化旅游业,皆因荆门人自己在保护漳河和打什么文化品牌上争论不休而放弃,让有限的资金流向不该流向的地方,贻误了城市发展机遇。 荆门文化品牌早就有了,无须争论,现在是怎样脚踏实地的去做,形成卖点。荆门地区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象山文化等需要有载体来升华形成卖点。就城区而言,这些文化完全可以融入“三山一河”中升华。前不久,在楚望塔评审中,专家学者们提出打造荆门文化品牌,可借东宝山、象山、圣境山山体上的梯田、山寨等自然人文遗存打造楚文化公园很操作性。建议: 1、拔高象山文化遗存。象山既是老城区的根基所在,又是新选址的首脑机关主要来龙之山,应该按照象山景区总体规划,尽快完善象山三轴线人文景点布置。儒、释、道三教是中华民族之魂,也是象山文化的灵魂,提升象山,离不开三教文化。 2、象山至白龙山大桥建成后将该路沿山脊向西延伸。从白龙山沿西宝山至双龙峰山脊修一条人行观光道(约30华里)。其中白龙观至天坑为观光道,沿途设若干个观景点。于斗笠寨峭壁上设300米观景栈道。 3、规划天坑(约一平方公里)为楚人村,再现楚人筚路蓝缕生活场景。 4、于十八罗汉山西第一罗汉西北建楚简园。 5、维修斗笠寨旧城墙,于寨中央塑10米高楚武王仗剑立体雕像。 6、于双龙峰建一高56米观景塔,名“楚望塔”,配以相关配套附属建筑。 7、规划古瓦庙塘至上马台一带为楚风、楚韵休闲接待区。 8、对东宝山要明确保护范围,尽快完善东宝山规划,适时搬迁电视塔。 9、对“三山”上的高压线架设要严格控制。 荆门从南宋(1191年)陆九渊筑城,清初舒成龙治州(1797年)中兴(升直隶州,辖远安、当阳二县),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路衰退,使一些靠水吃水的城市逐步滞后,荆门依靠陆路的快速发展以及炼油厂等中央在荆企业落户荆门优势,二次跃为省辖市(脱离荆州,辖钟祥、京山、屈家岭),成为自舒成龙治州后的第二次中兴。如今荆门正徘徊在十字路口,荆门向何处去,如果能跳出两个观念误区,合理规划城市功能版块,正确定位自己的文化品牌,让工业与文化业同步发展,荆门二十年内有可能迎来笫三次中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