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看待招商热,脚踏实地谋发展(老帖重读5) 李勋明 原发表于 2008年-9月-10日 在当前国际经济充满变数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加上人工等费用的高涨,最近不断看到沿海城市无数外资企业“以不正当手段”撤出中国。据说广东省深圳市的4千多家台资企业中,也有近千家已经撤出。在沿海城市外资企业纷纷撤走的情况下,可见内地招商引资会更加困难。 几年来在全国一片招商热中,我市也耗费了不少财力人力。然而,笔者认为几十年来真正支撑荆门经济的主要产业仍然是葛州坝水泥厂、热电厂、炼油厂、金龙泉、京山轻机、洋丰、宝源等一批国有和地方企业,而新招来有发展潜力和长远效益的企业仍然不多。有的投机商被我们奉为上宾,却根本就没有经济实力,他们利用我们急于招商的心态,以及优惠政策和土地等资源融资大玩空手道。不仅挤占了我们的资源,又劳民伤财,或留下一些半拉子工程拖在那里。有的工程暂时看虽然有效益,政府面子上很阳光,数字上很辉煌,而实际后续效益不大;或者即生即灭,或纠纷不断,给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留下一些后遗症和抱袱。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反思。 因此,我们必须冷静看待招商热,调整思路,脚踏实地谋发展,充分挖掘利用自己的自然文化资源,搞好基础设施,创造宜居环境,在引人气上作文章,把现有的新老企业盘活壮大就是最大的成果。 招商的重点应放在像热电厂扩建这些国家立项项目上,哪怕多花点钱也值得。不要是人是鬼都去礼贤招纳,要重点扶持有充分本土资源的企业,如洋丰、葛州坝水泥厂等长效产业。文化旅游业攸关吸引人气和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不能再喊空口号。 老子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冷静对待招商热,筑好自己的城,守好自己的门,别人“高歌猛进”,我自闲庭信步,也许是好事。当然,招商也不能停,只是要慎重处之。不盲目,不跟风,不喜新厌旧,不重表轻本,不崇外弃内,“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燕处超然也。 回顾历史,舒成龙治州兴文化、复古迹、重农桑、修水利的经验仍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和借鉴。
|